题大安军杨宝谟□旌忠庙

范阳一夕鼙鼓鸣,莽然河朔惟孤城。
姓名彻闻帝犹谓,我乃不识颜真卿。
人才所用非所养,自昔然矣奚独神。
肘间银黄挂三组,腰间犀玉围万钉。
养痈护疾皆此辈,事危先及城郭臣。
求仁得仁性情正,可死无死分义明。
岂徒一时折群丑,将与万世开太平。
我尝辱交於神者,寤寐精爽如平生。
过祠解后日端午,昌歜之酒芬兮清。
要呼湘累径同醉,毋使二子称独醒。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猜你喜欢
墨出青松烟。
笔出狡兔翰。
古人感鸟迹。
文字有改判。
裴回轻雪意,似惜艳阳时。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忆昔秋风起,君曾叹逐臣。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
诗道世难通,归宁楚浪中。早程残岳月,夜泊隔淮钟。
一镜随双鬓,全家老半峰。无成来往过,折尽谢亭松。
梢子欢呼御晓风,诗人亦自起推蓬。
数来数去山都乱,忘却前峰与后峰。
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岚林霭共溟蒙。九溪瀑影飞花外,
万树春声细雨中。覆石云闲丹灶冷,采芝人去洞门空。
我来不乞邯郸梦,取醉聊乘郑国风。

清霜染柿叶,荒园有佳趣。留连伴岁晚,莫作流红去。

伐木相将入远山,共听幽鸟语关关。殷勤若解当时意,此日那容不尽欢。

累累圆实大於瓜,想见移根博望槎。
三百余篇谁识此,世间宁复有张华。

望望逋仙梅,眷眷陶令菊。空怀杞人忧,宁论贾生哭。

寸心能几何,百事日相触。遁迹岂不嘉,腼颜良自辱。

君恩浩难酬,身计老始足。青云谢荣途,白驹赋空谷。

乾坤遂容与,轩冕脱羁束。乃知江汉远,亦有冥鸿独。

洗垢从索瘢,疑璞任嗤玉。长歌归去辞,詹尹何劳卜。

春红万树抱山斜,落落真源自一家。
云起坐中疑有雨,酒行杯面恐飞花。
尘缘未断心虽胜,他日重来约尚赊。
略倩渊明记遗事,武陵今不在天涯。
缘树云林*窕,青苔石磴萦纡。两人杯下曳长裾。应是山中巢许。空谷似闻樵斧,危桥不断徵车。谁来为我借茅庐。来与白云同住。

年来霜鬓傲蹉跎,廿载兰交意气多。苔径忽闻喧燕雀,蓬门旋为辟蒿萝。

衔杯漫倚双文剑,击唾相怜一啸歌。感旧壮怀俱不浅,至今搔首付沧波。

名山绕旌川,未易千百计。
棲零点耸其西,二幕相扞蔽。
柳山与龙山,连亘殆无际。
大鳌从东出,石鼓鉴奇瑞。
华容接鸡形,蔓衍若难制。
给南有梓山,盘屹万里势。
有殿曰甘露,崒嵂插天地。
玉壶枕其北,凫山复相比。
碜岭介凤凰,大洞阐天秘。
无奈分布广,一蹴不可于。
姚君天韵奇,气慨高一世。
胸中饱丘壑,作亭非壮丽。
独能极遐观,领略万山翠。
苍玉无遁形,秀色归一视。
却笑昔人非,所见殊无异。
东亭乱清晖,仅得翠微意,
东山罗红裙,未免声色累。
唯君别幽趣,徜佯乐清致。
青山不改旧,令客时一醉。
晓帐香销闲画烛,梦回山断屏风曲。
轻烟细雨客情多,南浦草随新涨绿。

且放宽怀度日常,米钱短少著升量。菜根坚韧牙根健,水味清甘道味长。

有地便宜栽药品,无田何用办钱粮。山中久住无人识,衣带云霞竹木香。

巨石何崔嵬,横桥架山顶。傍通日月过,仰望虹霓迥。

圣者开津梁,谁能度兹岭。

公子能清节,幽栖道不贫。秫田供酿早,书屋与农邻。

北学谁高第,西方彼美人。相逢身世感,燕草又三春。

客从东南西,遗我古镜屏。
圆明绝点滓,表裹无遁形。
云是旧太守,思之我为铭。
吾惛不能进,何敢陈诸庭。
我闻生民初,五常具函灵。
器质欠推广,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远何能听。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静如昼有夜,动若渭流泾。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荧。
上天方於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属宰制,万化随指令。
留之千百载,犹足存典刑。
余心岂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书刻方棂。
近者摩镜帖,字字炳丹青。
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
置之敬义堂,与世犹说铃。

香满阎浮,孤山春早,有人珍重花枝。寻诗驴背,云暗楚天低。

剩得生绡一幅,凭君读、墨沈淋漓。须认取,冰心铁骨,惆怅岁寒时。

粉披。笑官阁,精神惨淡,色相支离。问何似昭阳,雨湿胭脂。

也识太行秋色,渐添来、五凤栖西。浔江冷,几枝霜菊,消息访东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