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四世三公,袁高士、人身不恶。也不羡、东朝田窦,西京金霍。
大雪不知秦与汉,平生讵习从衡约。笑本初、公路亦家驹,争残著。
穿花蝶,衔梅雀。土锉冷,高轩却。纵蒲轮束帛,误人之药。
暖足那须东阁被,安心自守空山钥。任门前、白尽汉江山,休相索。
丝纶阁下暑雨馀,春信忽传来玉除。翁当绂麟正张宴,客喜弄獐争致书。
知君于此万已足,愧我而今百不如。太丘盛德老愈健,会遣长文从后车。
四十趋朝五十过,典章事业历研磨。九重日月瞻依久,一代文章制作多。
岂有黄金来暮夜,秪惭白发老风波。归魂不逐东流水,直上长江诉汨罗。
少日东床誇坦腹,年馀四十竟浮沈。自惭不是奇男子,空负平生择婿心。
行春桥外秋光满,满汊菱窠信手牵。摇舻不知镫火上,城中又见月华圆。
霄汉勋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应许国终怀赤,鬓为忧民早博银。
公道定知归太史,清朝无愧作閒人。从今勘破黄粱梦,习静虚堂养谷神。
衡州有贤牧,吾党更监州。事作盐梅济,殊非泾渭流。
斯民均受赐,治状各推优。看即蓬山上,联翩两校雠。
进讲金华集众贤,礼闱御命拜君前。花摧蜡炬同清夜,饼餤红绫忆昔年。
龙尾步随黄阁老,鹄头书下紫微天。南宫群彦时相问,何似官街有米颠。
九十传书老博士,邹侯故国有遗踪。丰碑不复遭秦火,孤墓依然是汉封。
麦秀平畴深雊雉,山空隔岭远鸣钟。只今祠庙荒榛里,丹壁辉煌照古松。
君子南北我东西,瞥尔惺惺忽尔迷。一笑一狂谁会得,白云深处有猿啼。
群山积翠郁岧峣,涧道晴看雨雪消。香蔼暮含晴若气,朱光朝映凤凰条。
丹丘路渺芝空秀,梓泽风高叶易凋。何似子真三亩宅,倏然应觉道情遥。
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
舞衣初著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沈醉倚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