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扁舟劫外侍东还,投劫安知在此间。阿弟六龄兄十六,九泉风雨念家山。
毗陵客舍洮湖里,乡心祗忆吴江水。关门千树别来青,笠泽孤云望中起。
孤云迢递故乡山,也似梁公马上看。肤寸任随零雨散,飞扬还带莫天寒。
看君已抱连城璧,何事犹怀兔园笔。朝饭歌残苜蓿盘,春衣梦绕斑烂色。
王郎此去揖清芬,明府缄书远念君。他时好在青云上,回首姑苏是白云。
客谢酆桥道,逶迤紫阁阴。云霞馀夕照,花柳暗春林。
灯火城中出,星河望里沉。不知王逸少,何处赏偏深。
高高碧盖拥红衣,拍拍方塘漾渺瀰。前竹后松相映带,香风何自透禅扉。
夹岸垂杨带雨青,踏歌人访濯缨亭。几行睡鸭随波注,流到桥边梦未醒。
陇山多飞鸟,翱翔适其生。鹦鹉夸能言,樊笼苦拘萦。
钟鼓悬太常,考伐声铿鍧。不叩而自鸣,群谓之妖声。
吉人以行重,躁人以舌轻。缅怀磨兜坚,守口心怦怦。
沛上风云志未酬,彭城先有锦衣游。同为富贵归乡者,只是龙颜异沐猴。
花老蛮烟隔瘴尘,几惊清梦唤真真。夜窥幽树惟山鬼,暖入孤根有谷神。
岁晚妆残金屋冷,月明歌散玉楼春。十年不醉西湖路,辜负先生垫角巾。
自天秉钺控西东,雷迅霜威压世雄。薄伐已褫豺虎魄,先声遂挫犬羊锋。
勿云岭外无宁宇,最幸专城有令公。自是韬戈铭汉石,燕然山上记肤功。
若人胸次闲,能容书四库。馀地著山川,得酒欲飞去。
摩挲雪色壁,吐作无声句。寒屯水际云,瘦立烟中树。
虽非桃花源,亦自有佳处。未休蜗角兵,欲问樵苏路。
只恐山中人,笑我来何暮。
忍攀杨柳繫征鞍,男子桑蓬逸处难。儿代课书桑寄忆,亲能勿药便平安。
连云蜀栈千寻上,捧日皇途一例看。领袖功名应不远,他年禄养好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