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漏滴铜壶恰半,月到天心正圆。人在子规声处,几回欲眠不眠。
鼎来那有说,铛坐太无哗。击缶聊三奏,吹埙信一家。
劝时几礼醵,真率胜笾加。老愧诗无律,新篇极叹嗟。
人家住草莽,暮烟青菹茹。沙岸无古木,河浑多大鱼。
丝管列。舞席陈。含声未奏待嘉宾。罗丝管。舒舞席。敛袖嘿唇迎上客。
尽日驰驱不惮劳,琅琊陵谷半蓬蒿。囊沙洲畔云初起,咒虎台前鸟自号。
莒水东归沧海阔,蒙山斜倚穆陵高。不堪满目多遗事,马上吟馀首重搔。
音信易传临一水,道途相去隔三州。何时樽酒同为会,无补篇章约共休。
乡思豁从归后少,贪心宜向静中收。此情惟有君知我,不羡人间万户侯。
江波如此深,此是故人心。携我江边梦,听君膝上琴。
调高风易断,音苦月先沈。太息《广陵散》,相思枫树林。
偃露迎风各弄姿,倾囊休为买燕支。美人转眼成黄土,偕隐何妨未老时。
撮土湮河计已疏,邵阳平议意何如。玉堂风日清闲甚,颇擅当时院体书。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