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船上看山,山峦如同骏马疾走,数百座群峰顷刻间就从眼前过去了。
错杂不齐的前山瞬间变化万千,纷杂繁多的后岭犹如惊骇而奔跑。
仰看山上的小路歪斜盘回曲折,高远处隐约地看见有人在上面行走。
我在船中高高地举起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孤单的船只却像飞鸟一般往南驰逐而去。
注释
走马:奔跑的骏马。
倏忽:很快地,忽然。
槎(chá)牙:形容不齐的样子。
变态:改变形态。
杂沓(tà):沓,一作“逐”,杂乱。这里形容“惊奔”的样子。
微径:山间小路。
缭绕:回环旋转。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的样子。
欲与言:指想和山上的行人说话。

赏析

  这首诗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作者抓住急遽变化中的事物,恰当地表现出它们的变化。是诗人在诗歌创作初期所作的写景诗的代表,说明当时诗人已经具备了因物赋形的艺术功力。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荆州水路途中早晨在江上看山的图景。时令是冬季,诗人在初升的日光中,前望崖岸剥落的山岭,草木荒疏萧索,在日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赤红的颜色。船不断地前进,诗人却没有感觉到船动,而只感觉到两岸的山在不断地移动。船下行,看到的山是上行。“如走马”,意思是山像马一样在走动,这里诗人是采用化静为动的写作手法,以反衬船速之快。同时也可见蜀中的山之多,因为蜀中的山连绵不断,“马”连成了群,一群一群地在自己眼前飞快地过去。船在加快速度前进,前面的山高低不齐,不成马形,后面的山却像受了惊的马群失去队形乱哄哄地奔跑。

  诗的后四句描写所见山上道路以及环边小景。傍晚时分,前行途中,偶一回头,把目光转向盘旋曲折的山路上,看到在落日余晖之中,天空孤云飘荡,山上云气缭绕,加之山路上的行人,景色美妙如新成之画。而最后两句“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诗人正想举手和他说话,而船“如飞鸟”已驶过去了。记下了一刹那,又是一种境界。这里写了船动。由雄悍、廓大转入细徐,跌宕而有致。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摹的景物,既有立体感,又有动态感,画面鲜明。运用比喻,新鲜活泼,语言明快而自然,风格雄健。诗人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优美的自然景色的欣悦和向往之情。这首诗呈现了苏轼诗风的基调。

创作背景

  嘉祜四年(1059年),苏轼从眉山赴汴京途中,途径荆州,乘船江行,看到两岸的群山心中充满不尽的喜悦之情,其中被巫山秀美艳丽景象、巍峨的气势所吸引。于是诗人写下这首诗,以多维多角度地描写船行之速,来表现诗人当时的奇趣盎然。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勾漏先生冰玉然,曾将八石问群仙。中山暂醉一千日,
南苑往来三百年。棋局不收花满洞,霓旌欲别浪翻天。
何须更学鸱夷子,头白江湖一短船。
山禽调舌待舂哢,江雨收声开晓晴。
偶遇故人同杖履,梅花树下一诗成。
宿雨洗空阔,出此方寸岑。
联绵翠光浮,妙巧不可寻。
飞云去未返,慰我千里心。
谁为具徽弦,有酒聊自斟。
庭梧叶半黄,篱菊初受霜。
向晚意不快,把酒西南望。
望君不见君,但见鸿南翔。
正欲思寄书,自成书数行。

羁怀不自憀,明日又花朝。我畏杖藜远,君难折简招。

愁长怜发短,室迩叹人遥。剪尽西窗烛,凭谁慰寂寥。

避风孱羽,投老皋桥市。流浪廿年踪,濯春波、故情纨绮。

樵风吟伴,长负隔篱杯。珍重波。觅枝巢,分席闲鸥喜。

尘樊海角,削迹疑无地。独树老夫家,谱红梅、艳题难继。

压天霜霰,憔悴旧山心。三亩宅,五湖帆,怕说菟裘计。

三十休誇陆氏庄,菜园滋味晚尤长。致君素许孤忠赤,涉世空馀两鬓苍。

懒性尚于登览健,晏眠无复趁朝忙。焚香日日观心坐,便是人间不老方。

故垄松楸暗,空城草棘荒。数峰横鸟道,一径绕羊肠。

桑叶露仍沃,稻花风已香。儿时十年梦,怀旧一悲凉。

浩渺江天一色,苍茫云树千重。遥看五两趁南风。

乡心背,飞鸟去吴中。

几见仙人跨鹤,曾闻下士乘龙。奇奇幻幻一尊同。

层波底,梁影架晴虹。

上人别后未能参,一首新诗自北南。萧寺深沉香火冷,白云闲锁旧禅庵。

百川乃宗巨海。
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
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
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
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
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
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
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
终有庆于一人。
竹屋蒲团万壑东,萧然一幻坐来空。
十年尘虑都亡尽,留得青山入梦来。

沼月并舟还,荷花隘江水。笑擘菡萏开,小小新莲子。

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风灯无定度,露薤亦逡巡。
乘马惊新冢,书帷摆旧尘。只应从此去,何处福生民。
伶俜乖拙两何如,昼泥琴声夜泥书。
数拍胡笳弹未熟,故人新命画胡车。

陆郎雅擅丹青妙,阿堵神传处士家。一幅天然图画好,伊人秋水溯蒹葭。

碧天四幕群山俯,猎猎阴风苍藓古。一片边城万里沙,朵云吹落神霄府。

神霄帝君昔持世,四海升平日无事。功业高垂党籍碑,余事林泉写清閟。

寿山艮岳真蓬壶,成纲花石东南输。一丛翠竹穿牛领,三本黄杨急羽符。

诸峰括尽九州秀,不但品评皱透瘦。官家天纵精六法,化出烟峦与云岫。

就中独立谁第一,神应昭功世无右。此石当年亦其亚,诏求早被黄封帕。

万夫缒取吴越创,千里挽供淮汴跨。萼绿华堂小洞天,位置深深花木罅。

临风缥缈仙袂飞,堕地絪缦妙鬘卸。卿云万熊之奇峰,矜宠佳名帝所借。

左元仙伯玉真妃,拂拭云根定清暇。可怜费尽移山手,夜半俄为大力负。

作炮难施墨守功,挥鞭已劫秦灰走。是谁尤物珍区区,北来辇致包氍毹。

成周石鼓殷玉钺,等是当时胜国俘。悠悠辽水日东注,指点金源北京路,摩挲遗物识宣和,斜阳下马行人驻。

坚牢阅世幻云烟,小劫匆匆六百年。回头五国城南道,石不能言亦黯然。

章甫不如人,翠绾垂杨缕。纤手送来时,罗帕缄香雾。
貂蝉懒上头,渭水知何处。风月共垂竿,脱帽须亲付。

金铺闲掩绣帘低,轻打银筝坠燕泥。忆昔花间初识面,倚屏无语捻云篦。

垂老倍惜别,送汝仍远吏。他日重归来,知我复相迟。

临岐意何限,珍重语一二。黾勉答君恩,清勤莅民事。

持此二者足,以外非较计。古人有格言,俟命在居易。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