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同舍时,爱子志尚坚。研穷非口耳,点勘分乌焉。
读声锵金石,笔思涌漪涟。合并几寒暑,分散如云烟。
家虽才咫尺,见且无夤缘。甥馆闻徙居,我屋欣接椽。
乃以随吏鞅,而叹抱遗编。嗟哉燕鸿隔,漫尔夔蚿怜。
三年阅黄榜,万选遗青钱。祇擅文场声,不上吏部铨。
儒冠未为误,洛诵方流传。夏果烦送似,唐律仍灿然。
为墨贻古作,如珠出深渊。书生均老丑,嗜好相后先。
亦有大禹圭,未许蒲氏贤。何惜遗久交,相得真忘年。
久知铁为研,更以心自鞭。矧古传毛颖,端合遗陈玄。
落笔看馀万,斗酒须十千。虽无兰亭茧,愿助韦郎笺。
古今一俛仰,人墨相磨研。有无要相通,唱和聊成篇。
我今辟三径,门开西一偏。已过中秋月,皆为晚凉天。
何妨对花下,取笑同樽前。第惭葵卫足,欲愈犹联拳。
芍药初开,菖蒲难见,曾向画帘趋倚。黛影依稀,粉痕零落,别是一番情味。
香消酒冷,算只有、好梦来睡。分手红鹅村畔,销魂碧鸡坊里。
回思别愁似缕。刚肠早被秋眸系。料他红绡满把,暗垂鲛泪。
一夜西风古道,吹不透、相思万千里。卧看双星,银河如水。
经过昌平县,实惟刘子乡。当时直言策,至今有耿光。
功名真琐琐,气节横八荒。斯人宁复见,阅世徒慨慷。
奉祠表谏议,化俗崇贤良。贼臣偶同里,遗臭亦难忘。
严程惧稽缓,古迹嗟莫详。挥鞭事前迈,居庸翠苍苍。
昔人一览五台胜,谓可不须五岳游。把诗令我神辄往,襆被欲发仍勾留。
那知山灵有深眷,衔命太原偿此愿。见山已自开心颜,况复驱车到天半。
摩霄跨汉何嵷巃,呼吸直与精灵通。疑是娲皇此炼石,化作五朵青芙蓉。
闻说东台特奇妙,拾级先登纵遐眺。夜半涌出朱砂丸,海外天鸡犹未叫。
山僧复导过西台,举头正喜鸿蒙开。阴睛凉暖变俄顷,飒然万里边风来。
遥指南台高几许,蹈虚蹑险如霞举。上方历历见星辰,下界冥冥自风雨。
欲往北台更飘瞥,分明引入水晶窟。阴崖高叠万古冰,幽涧长流千岁雪。
中台宛在山中央,云是文殊旧道场。驯虎何曾避行客,伏龙犹自依空王。
飞泉宛转当檐落,注入清池长不涸。镜中大可印禅心,惟见一泓开澹漠。
小憩刚逢梵课馀,妙香冉冉飘衣裾。到此能令众缘息,只有夙好犹难除。
摄衣馀勇更一鼓,直上莲花岭头坐。两丸日月足底生,百道烟霞腰下裹。
一峰万状难具论,诸山环侍犹儿孙。置身合在最高顶,俯瞰一气浑无垠。
登高倘使心不猛,奇胜何由得全领。从知万事须造巅,赖得兹游发深省。
朅来幸得公务闲,闲情暂寄水石间。幽吟颇得清净理,遐赏适在清凉山。
却为王程难久住,摇鞭又入红尘去。回看一片出山云,不识为霖向何处?
衡山弄影清湘水,一朵青烟沈水底。江头秋月送归人,尽夜舟行雁声里。
衡阳东行望庐山,长江路绕长云间。北风吹衣岁欲晏,陆郎去矣何时还。
高柏丛篁非故岑,凭栏极目思难禁。秦关遥识青牛气,粤海空怀白石吟。
鸿雁不来乡信断,簿书无补岁华侵。劳歌慷慨何为尔,倘欲飞归秋又深。
门外钿车事冶游,水曹诗兴寄扬州。残英正值妆宫额,清梦何堪隔陇头。
纱罩瘦香朝影晕,雪飞寒玉午风柔。绿阴尽日闻莺语,树底歌来拥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