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
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注释
钟山:紫金山,今江苏省南京市。即事:就眼前景物加以描写,有感于当前事物。
涧水:山涧流水。
竹西:竹林西畔。弄春柔:在春意中摆弄柔美姿态的意思。
茅檐:茅屋檐。相对,对着山。
幽:幽静,幽闲。

鉴赏

  王安石在晚年罢相隐居之后,诗歌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政治题材减少了,写湖光山色的小诗多了,壮年时代的豪放雄奇的风格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清空精绝、雅丽低回。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则更为成熟了,有一唱三叹之感。

  这是一首饶有风味的小诗。诗人坐在家门口,对着涧水、绿竹、花草,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白天过去,夕阳下山,山中十分幽静,连鸟都不叫一声。看似脱去世故,其还是人退而心不退,故作此诗,以表达心中的不平。 在诗人王安石的笔下,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涧”是鲜活的,在山间竹林里回环往复,奔腾跳跃,唱着歌,带着笑流向远方;“竹”也是鲜活的,仿佛在你的思维深处亭亭玉立,舞动腰身,款款弄姿,将那婀娜的影子倒影于流水之中;再看那“花草”,正在舞弄柔情。

  然而,在诗人的笔下,一切又都那么幽深静寂,“涧”是幽静的,“竹”是幽静的,“花草”也是幽静的,无声无息,自生自长,随心所欲,享受春天,自我陶醉。人,“茅檐相对坐终日”,整天整日一声不响地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静的坐着,幽闲、寂寞至极。末句是改用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翻过一层,变成“一鸟不鸣山更幽”。对这样的改写,前人多有讥刺,认为一鸟不鸣,山自然更幽,用不着多说,所以王安石这么一改,是点金成铁。王安石的诗与王籍的诗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修辞手法。王籍是用反衬。山中鸟雀齐鸣,声音扑耳,是因为山里已没有人,成了鸟的世界,鸟才会如此啼鸣,就像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说,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群鸟乐也”。这样写,寓静于闹,更富有情理韵味,经常被诗家所采用,如杜甫《题张氏隐居》:“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就是用此手法。王安石的诗是直写,从正面渲染静态,显得平淡自然,直截明快。从诗歌的底蕴来说,王籍的诗更耐读一些。

  王安石善于融合前人诗句入诗,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这首诗从这一点上来说,改得似乎太不高明,与他的学养不称。从这一反常来考虑,古人常以鼠雀喻谗佞的人攻击别人,王安石推行新法,受到很多人反对,在诗中也许即以“一鸟不鸣”表示自己退居后再也听不到这些攻讦声因此而很高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你喜欢
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
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
近日毛虽暖,闻弦心已惊。

大垂手,小垂手,江南白苧世希有。吴姬十指玉纤纤,白苧新裁舞衣袖。

秋江四面绕吴宫,吴宫霜橘树树红。吴王夜燕不知晓,但见红日升曈昽。

美人低鬟复回袖,持酒献君上君寿。

人生得意不行乐,白日如梭夜催昼。吴山依旧吴江清,离宫故苑难为情。

不知谁遣南山鹿,还向姑苏台下行。

一水衣巾剪翠绡,九峰环佩刻青瑶。生才故有山川气,卜筑兼无市井嚣。

三叶素风门阀在,十年陈迹履綦销。归荣早晚重携手,莫负幽人久见招。

乍暖犹寒二月天。玉楼长抱博山眠。沈香火冷少人添。

残雪才消春鸟哢,画阑干外草芊绵。几时青得到郎边。

琅玕十二。刻遍小名红閒翠。寄语春知。为惜年年长笋枝。

细香妆面。临水隔花时一见。却羡山花。得近钗鬟贴脸霞。

细结五丝仙胜缕,屏间艾虎交悬。愿郎如虎复如仙。

山公曾典薄,四十正当年。

男子生难跨万乘,也应日数官钱。他时花拂锦连乾。

欲看三岛雪,更泛五湖船。

无复西郊访绮罗,任教佳景去如梭。
残杯冷炙何曾梦,乱絮飞花积渐多。
举世尽从忙里过,几人能共醉时歌。
不辞作意营春事,急雨狂风可奈何。
正德英名已播传,南征北剿敢当先。
平生威武安天下,永镇江山万万年。
大明正德龙集庚辰后八月二十日。
锦堂老人书于大学士杨一清私第。

抚戈金城外,解佩玉门中。白马腾远雪,苍松壮寒风。

临泾方辨渭,安夷始和戎。取禾广田北,驱兽飞狐东。

新城多雉堞,故市绝商工。海西舟楫断,云南烟雾通。

罄节畴盛德,宣力照武功。还饮渔阳水,归转杜陵蓬。

春山何英英,春江何幽幽。日莫山水间,无以消我忧。

朔风翻铭旌,飞雪惨以稠。伊人不可见,回首心悠悠。

回首心悠悠,载咏商声讴。老竹尚延月,丛兰自作秋。

荒林夜来雨,恻恻令人愁。

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
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

万里青云路,先生次第行。山川频按节,夷夏尽知名。

令肃豺狼避,恩深草树荣。犹思补丹扆,驱马向神京。

霞散澄江绮,风微浪不生。前山衔落照,远水浸孤城。

客意偏宜晚,渔舟信是轻。谁家茅屋近,隐隐读书声。

黯淡云初敛,霏微雨复晴。
烧痕回野色,禽语尽春声。
駃駃山泉溜,欣欣木叶荣。
杖藜村居酒,清似好官清。

东风无赖,向妙明空里,色尘吹聚。瞥尔摩醯无相眼,还为花光一觑。

午韵阑初,露香亭晚,玉佩罗裙舞。樊南老矣,更无彩笔新句。

尽教芍药扶轮,海棠授印,京洛风流具。小妹东家窥宋久,催唤蕊珠同住。

緤印香严,袜尘波细,离合神光处。斜阳导引,海西又作霞妩。

暗岩别是洞中天,石臼石棋仍石田。
因□岩扃知命戒,贪□□□复言旋。

雾髻烟鬟。明眸皓齿,一笑嫣然。似洛滨妃,似江皋女,我见犹怜。

何曾花事阑珊。又开到、酴醾万千。谁谱群芳,这般幽艳,未免遗贤。

先生饱读书五车,磊落胸藏天地庐。诗笔纵横一万里,山川览胜神蘧蘧。

讲学武昌十五秋,闲来携酒登南楼。二别中峰尽在目,直欲濯足江汉流。

凭栏不尽登临乐,还向楼头抱衡岳。洞庭波涛思渺然,十二青螺自卓荦。

惜不得平叔紫金丹,遥躔朱鸟控黄鹤。又不得长房缩地方,移取湘帆九面置之几砚角。

何物丹青工描摹,为君写作望衡图。足踏芒鞋首戴笠,一童抱琴来于于。

扪星未观意气壮,开云已觉精诚孚。指点层峦插天出,雁声几阵飞过无。

岣嵝禹碑扫藓读,石青字赤多模糊。朅来归订游山草,眼界何止空蓬壶。

愧我卅年老京洛,僦居久被尘网络。一览此图神欲飞,愿与同订寻山约。

马湖江口最高楼,风景清妍豁远眸。星巘嵯峨皆北向,云涛澎湃自东流。

画阑一带水边寺,柔橹数声烟外舟。惟爱晚来山吐月,波光摇漾动金虬。

香雾空濛堕彩蟾。倾城催映出重帘。□□银烛夜厌厌。
何物与侬供醉眼,半黄梅子带红盐。粉融香润玉纤纤。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