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图自西川携鹿儿至秦相惠

软毛金缕暗,细点雪花匀。
林下远思母,阶前愁傍人。
涧声微可听,野性渐能驯。
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余香,时时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自是我翁多盛德,顿回秋色作春阴。

窗耳半掩簟儿清。庭儿静,袖儿轻。春儿老去伤情。

景儿明,愁懒把,步儿行。

黛儿蹙蹙髻儿倾。栏儿倚,闷盈盈。萋萋绿草儿,迷断归程。

叹声声,只赢得、病儿成。

书来无语不言还,出处谁能付等閒。公有鸢飞鱼跃意,武夷山亦会稽山。

九年不见此髯公,十日西湖九日同。待缩九年为九日,君归何事苦匆匆。

芋栗今番彻,贤愚两共餐。一能阳气做团圆。一个沉沦阴魄,愈摧残。来者归清净,迷人俗冗盘。通全跳入好仙坛。恰恰同居。吉吉永相看。

举世崇势利,道义渺无存。人苟无所求,罗可张其门。

所求苟有应,冰山泰华尊。手既能上下,势自异寒温。

天公应一笑,皆是吾儿孙。胡为崇势利,各自有怨恩。

碧梧翠竹日扶疏,长夏高堂可晏居。霅上故人时载酒,山阴道士近无书。

苍头扫石安棋局,稚子穿花奉板舆。若见惠休烦问讯,碧云诗句定何如?

云阴密密雨丝丝,兀坐空斋何所之。醉后闲寻空客梦,灯前聊读故人诗。

放翁有病惟茶癖,陶令多情只酒知。却喜红尘吹不到,萧然踪迹溷希夷。

上方危阁化无踪,平顾摩空万桂丛。
自有莲华发泥下,何须芝草遍山中。
石桥暮隔霏霏雨,翠壁寒供凛凛风。
弹指凭准开户牖,向来禅观仰群公。
上马如飞鸟,飘然隔去尘。共看今夜月,独作异乡人。
就养江南熟,移居井赋新。襄阳曾卜隐,应与孟家邻。
应律随豳雅,旋杓建戌方。
前星迎霁色,重日丽晨光。
笙管青霞外,宫庭碧玉傍。
本支周道盛,羽翼汉图昌。
左右人皆正,刑名学未遑。
编年总司马,说礼付高堂。
天乐来三殿,人心系八荒。
黄华秋更媚,皓月闰偏长。
清赏新奎壁,承华旧典章。
维熊千岁祝,英略似君王。

舞衣乍折。笑绰约丰姿,去斗春色。偶到花丛,戏把轻衫低拂。

旧游慢忆西园,思煞那时香陌。风来小,滕王梦回,换了仙骨。

浓花满砌清碧。被淡月梨魂,写成标格。好取唾绒馀葩,绣床描得。

雨丝悄向裙边,可惜粉痕吹湿。芳径冷,王孙料应凄恻。

春流溢芳塘,倒影开天镜。漪漪绿生涟,漾漾玉澄莹。

閒鸥可寻盟,游鱼乐行泳。清斯清濯缨,鉴心鉴其定。

阿娇初失汉皇恩,旧赐罗衣亦罢熏。欹枕夜悲金屋雨,
卷帘朝泣玉楼云。宫前叶落鸳鸯瓦,架上尘生翡翠裙。
龙骑不巡时渐久,长门长掩绿苔文。

世情谙已熟,长揖入山林。道远无人问,诗成只自吟。

半生圆泽石,一调伯牙琴。尽付东流去,沉埋直至今。

伊余何为者,误落尘网中。饮酒不得足,赋诗颇能工。

百年会有役,一世皆尚同。多谢绮与角,愿言蹑轻风。

丹青有神艺,周郎独能兼。
图画绝世人,真态不可添。
却怜如画者,相与落谁手。
想像犹可言,雨重烟笼柳。

忽觉空阶下,凉飙到叶声。似乘残雨入,时唤一虫鸣。

楚曲青兰怨,吴衫白苧轻。所思千万里,萧飒最关情。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