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安石东山时,优游丝与竹。以此理世务,驯若山中鹿。
当其会新亭,朝野尽蓄缩。从容谐笑间,不言使人服。
临风每怀想,可人温如玉。
贱子本不学,大贤宜见疏。奈何手赐教,反谓诗起予。
高义终炯然,内惭良阙如。得非鲁仲尼,不废狂接舆。
羁旅习荆楚,荒唐存简书。敢惊和者稀,长恐岁已徂。
云汉回天章,图书秘石渠。琼瑶落咳唾,寒暑随吹嘘。
百年渭阳悲,万古秦风馀。嗟我送舅氏,终焉非路车。
黄河一线天上来,两山突兀屏风开。天生圣人为万世,惊涛拍岸鸣春雷。
冷云直上三千丈,石颠古庙高崔巍。断碑岁月不可考,丹书剥落空莓苔。
嗟乎去古盖已远,荒辞漫汗相惊猜。安居平土果谁力,愚民耳目诚可哀。
一声渔笛起何处,沧洲雅兴还悠哉。
六国纵横事若麻,少年公子玉无瑕。单车一出秦兵却,计画侯生定不差。
长江西来合巴汉,老客经行几一半。黄牛峡底回双篙,白鹭洲傍见二髦。
林间不得一屋住,徽之种竹?□处。累日难为市口赊,常时每□沙头渡。
岂不闻万八千丈之天台,蔓青溪上二女子,山桃已熟红如腮。
当时少年不能去,发白秪漫思归来。石桥飞流转苍翠,也是东行入沧海。
蓬莱方丈望见之,瑶草丛生久相待。徂鹤犹然未寄书,还家千年兹在诸。
且从刘伶赴一石,明日五斗君其储。
旅夜清尊复此回,了无一句笑颜开。况从古越诸山过,曾见新安小范来。
举世更谁能我友,无人识子佐王才。若将治郡论黄霸,异日功名未可猜。
予虽筮仕久,治术未全谙。惟君早练达,馀绪更深湛。
剖陈壮词色,倾听似饴甘。月白风清夜,咨诹至再三。
自此易分手,擿埴每怀惭。
剑合当年意气亲,长安落落愧延津。如云计吏疏还散,似水交情淡更真。
天上银青椎妙□,人间金紫让亲臣。君来我往成虚晤,徐榻何时□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