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里公必谀令,毋论贤否伦。谀言不从心,有识所不珍。
当事责名誉,舆歌杂赝真。五岭南天外,吏治总声循。
潮广复千里,于揭尤海滨。今之为都者,谁可甘朴淳。
频年山海孽,欲尽蚩蚩民。皮肉供兵火,沟壑半吟呻。
嗟哉刍牧少,翻令司牧嗔。十里闻蟪蛄,千家见鹄鹑。
不谓六月霜,忽动九重春。吁帝哀茕独,得公果仁人。
视伤疮痏日,思艰共苦辛。抚摩足元气,藏喻一恕身。
及兹多故日,方知静者神。休然至治理,简默所繇臻。
邑亦遂无事,今昔可具陈。而我于役竣,适公下车晨。
七月观风草,心口各有因。即今王程步,饥渴动征轮。
回首岐峰北,弦歌想日新。眷言还相勖,庶以慰情亲。
嗟余久负联床约,对此茫茫百感生。岩穴待寻招隐地,波涛何似在山清。
百年聚首几风雨,四海知心两弟兄。今日相逢颍滨老,凄凉犹是说彭城。
换衣裳,匀粉黛。两桨画船载。众里关心,芳草渡船待。
珠宫片刻同行,彀侬魂断,况对佛、并肩齐拜。
石栏外。掩却方曲回身,不分见伊再。替折花枝,流盼未曾怪。
只愁津鼓催归,綵丝须结,网住这、西施长在。
飞蓬无定根,贫士多远游。一为劳者歌,千里来荒州。
山深生奇寒,日落如深秋。往往遘奇险,心目不自谋。
危途仅咫尺,下有急涧流。虎行密箐折,猿啸空林幽。
行縢偶一解,凛然难久留。桑弧平居志,至此增烦忧。
饥驱自古昔,戚戚将谁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