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旱二首 其一

垄上痿人卧槁苗,频年郡国诉诸朝。雨师不为苍生起,只纵晴虹作旱妖。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弓刀陌上,净蛮烟瘴雨,朔云边雪。幕府横驱三万里,一把平安遥接。方丈三韩,西山八诏,慕义羞椎结。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
今代文武通人,青霄不上,却把南州节。虏马秋肥雕力健,应看名王宵猎。壮士长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王春奏计,便须平步清切。
飞盖临边城,敌在吾目中。
古今一俯仰,衰草迷隋宫。
书生故倦游,庞眉感秋蓬。
安得草飞鸿,跨此万里风。
下视渺尘土,毋与俗士逢。
鸾镜晓含春,蛾眉向影嚬。开□衣裳破,那堪粉黛新。
春还洛阳道,为忆春阶草。杨叶未能攀,梅花待君扫。
今朝喜鹊傍人飞,应是狂夫走马归。遥想行歌共游乐,
迎前含笑著春衣。
小阁腾腾人似醉。鸣阶簌簌霜林坠。起向楼头看雪意。云犹未。雁声一片江风起。
官里从容何日是。偷闲著便寻幽事。见说小桥清浅水。梅欲蕊。吟边陡觉添风味。
欲作青原挂搭僧,传闻米价逐时增。
绕腰三篾非难事,空腹何能念葛藤。
春风徘徊来何时,花光还破小桃枝。
不因出城见花树,春到人间殊不知。
昔年逢花便买酒,看花走马犹嫌迟。
花傍不醉不肯去,醉到春归花已飞。
谁怜官绂少风味,入春未拈金酒卮。
岂惟花少醉亦少,当时故人今更稀。

踏遍吴关楚陌尘,榆花空对白罗春。如何四海袁居士,偏遇人间憔悴人。

迟子来时细讲论,未须著语策奇勋。
庖丁妙在牛先解,水上风行自有文。

太常摩回飙,旗帜何翩翩。屯吹弥故垒,列舟竟长川。

登樯望四野,萧条无人烟。高墉走狐兔,荆棘动参天。

抚剑下中流,甲士罗东西。赋诗写其怀,随波以潺湲。

从军在万里,惆怅私其怜。

金作栏干玉作塘,莲漪一派注仙乡。涓涓波及人间世,雪窦山前白练长。

晚从冷泉游,遂止招提境。入门闻清钟,孤阁夜方永。

倾耳听泉声,声喧意弥静。朝来小雨过,宿雾散高岭。

凭窗见层峰,涧壑殊清迥。不知晓云过,但觉衣裳冷。

清飙动林薄,初日照山影。行当访韬光,直上松云顶。

汉苑花何处,唐陵柏已空。
相逢大堤柳,令我忆苏公。
晴进驻花侵路,春陂水上桥。
严城寂寞山缭绕。觉寒透、貂裘峭。云压江天风破晓。飞琼万顷,看来浑似,泽国芦花老。
玉山不怕频频倒。要笔阵、纵横快挥扫。见说今年梅较早。笑将名胜,千钟万字,谁似邦侯好。

帐额因风蹙,帘衣带雨抬。落花几日点苍苔。哭问风姨何事、苦相催。

泪冷销红粉,愁深怨紫钗。斟杯满酒滴空阶。低祝春光此去、勿重来。

无奈篷窗雪打声,梦魂才稳又还惊。枕衾如许犹嫌冷,多少阎闾睡不成。

饯腊迎凉竟未休,无端诗思动沧洲。年光付与花光送,准拟觥船恣拍浮。

竹巷松门堆白沙。老农犹指相君家。
林塘卜筑今谁问,谱牒名流空自嗟。
万簇晴山开玉案,一溪春水满晴沙。

十年乡国耳才人,秋水江南入梦频。作宦一时推古直,论诗隔世有前身。

秋来霜满塞,天迥雁临关。白骨沙场里,黄云陇水间。

草荒雕影疾,烽静戍烟閒。日落边城暮,将军猎未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