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云山缥缈烟水村,嫣然顾我惊离魂。凝情不语自脉脉,旅愁易感方昏昏。
我家梁溪不泉石,雪里数株开北园。天涯相见一笑粲,玉色不减当时温。
为君清夜不成寐,月落已见东方暾。会栽千树遍绿野,岂羡五柳垂衡门。
临风三嗅长太息,欲辩此意还忘言。何当归去老三径,携幼入室酒盈樽。
万峰青处不飞尘,三秀林中日日春。四老共成诗十句,未知谁是首倡人。
行行欲尽浙西山,四周峰色尚如环。但有松声吹绝巘,更馀泉响别人间。
黄岐片席应余待,几度征夫乡梦还。
一老深山问是谁,将母四皓采芝时。人间尽道官荣好,自有高人世不知。
秋节良可悲,百华咸萎落。堂前柳随风,疏林树萧索。
纵酒观群惠,倏忽四落周。不觉所以然,实非有待游。
相遇皆欢乐,不遇亦不忧。纵影玄空中,两会自然畴。
三寺峙若鼎,四山合如环。偷携野人杖,默叩禅翁关。
草树冬不老,云烟秋更闲。飘飘物外兴,又逐归禽还。
倘使平生马少游,不将乡里博封侯。肯缘儿辈断屐齿,谁忆平生醉杖头。
老去焉知尧壤力,乱来初识楚天忧。新坟似与欧阡近,许见衣冠夜月游。
贞元十一年九月,愈如东京,道出田横墓下,感横义高能得士,因取酒以祭,为文而吊之,其辞曰:
事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余不自知其何心。非今世之所稀,孰为使余欷歔而不可禁?余既博观乎天下,曷有庶几乎夫子之所为?死者不复生,嗟余去此其从谁?当秦氏之败乱,得一士而可王,何五百人之扰扰,而不能脱夫子於剑铓?抑所宝之非贤,亦天命之有常。昔阙里之多士,孔圣亦云其遑遑。苟余行之不迷,虽颠沛其何伤?自古死者非一,夫子至今有耿光。跽陈辞而荐酒,魂仿佛而来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