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诗,追忆昔游,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是这首七律的双重主题。
首联以赋体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锦江是名胜之地,能去游一次,已是很高兴、很幸福的了,何况是“一年两度”,又是在极适于游览的季节。两个“值”字,蕴含际此春秋佳日之意。这两句所携带的感情,直灌全篇。
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这两句分别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锦江畔春草芊眠,诗人为之流连忘返,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秋云舒卷,云与楼相映衬而景色更美,故称“好云”。诗人为之目摇神移,而诗人却说,是那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碍马”、“遮楼”,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用笔简练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碍”字、“遮”字用笔迂回,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之妙,而且很带了几分俏皮的味道。就像把“可爱”说成“可憎”或“讨厌”一样,这里用了“碍”与“遮”描述使人神往不已的开心事,正话反说,显得别有滋味。这两句诗,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在离人眼里,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之离去,而牵绕着别恨,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美丽多情的锦城,的确使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中间二联分别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云、山脉、河流的可爱和多情,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作者只说锦城的草、云、山、水的美好多情,而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韵味。
末联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诗人把中间二联“芳草”、“好云”、“断山”、“流水”的缠绵情意,都归落到对友人的怀念上去,说:“今天因为怀念你们,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自己的情思,结束全篇,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这首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结构严整工巧,堪称是一件精雕细琢、玲珑剔透的艺术精品。
微物生南国,深情系一枝。寒风群拉沓,落日羽差池。
绕树飞初急,寻柯宿转迟。悬冰惊趾滑,集霰怯巢危。
路入关河夜,思萦岭峤时。山川知夙性,天地识恩私。
向日心常在,随阳愿未亏。寄言幽谷友,勿负上林期。
宜兰山人昔访我,为我画此狮子图。沧桑转眼万事变,世间何物为公孤。
十年弃置不复道,敝箧沉沉任狮卧。寒蟫饥鼠不敢近,题诗况有兰陵老?
十年始付今装池,展卷如见真狻猊。褒公鄂公毛发动,人间少此英雄姿。
睡狮不醒今已醒,坐抚奇儿气尤猛。大地山河一吼中,一出群雄归管领。
明灯熠熠香成灰,灵符飞去诗魂来。为言昨宵洞庭晏,坐有佳客同倾杯。
赋成长句赠谁某,金刀之忏将军才。平沙茫茫木不律,食叶春蚕又下笔。
新诗索和句瑰奇,累牍连篇自录出。将军刘姓是阿谁?就君诗意思风期。
吾闻当年刘越石,吹笳退敌有神策。幽魂毅魄终古存,昨夜与君或同席。
然而职官之制今古殊,军门之称昔所无。又况将军部下辖兵有定额,何以十百千万奇零不整累累如贯珠?
想是当时三万七千五百一十有二卒,实与将军同袍同泽同战同捐躯。
然而君诗论成不论败,往复揣摩大可怪。得毋将军今日犹生全,梦魂来与君周旋。
雏姬窈窕二八年,天阴泥滑路几千。君亦携去登华筵,男女杂坐何喧阗。
淳于一石已醉眠,归来独自大可怜。我知不必真有此,此是君之寓言耳。
子仪光弼俱于秋,人物否臧有所指。事权不属空杞忧,吾恐彭篯亦夭死。
为我行乐猜迷藏,人生何必为侯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