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居吸景休粮,壁观入定放光。三万里隔弱水,六千劫坐道场。
白日照寒野,缅然千里平。驰晖一以没,浩荡惊飙生。
露彩林表见,月华波上明。同行鲁狂士,忽发商歌声。
洗耳金石奏,信知尘累轻。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前年棹鞅翰墨场,英雄三百齐翱翔。青云满眼多契合,就中最厚张与黄。
二君英英满如虎,明目掀眉论今古。酒酣拂剑落霜花,兴发挥毫洒秋雨。
今年同自江东来,我一见之心眼开。长鲸吸海海欲竭,巨灵擘山山为摧。
摧山竭海悬河口,风云变化龙蛇走。盘古以来二百二十馀万年,一一成败兴亡如指手。
相看一笑满味投,典衣沽酒镇日留。邻翁侍吏共惊讶,平日见我曾有此客不。
此客何昂藏,此主大痴绝。牙关齘齘戛金声,口角霏霏洒琼屑。
帝城春暖百花香,软红尘土飞悠扬。明朝马首向东去,燕云一碧天茫茫。
燕云不断吴云起,两京相望四千里。桃叶渡头生碧波,清梦随君渡江水。
桐华披拂一亭云,鹄对于兹忆卯君。只谓栖皮勤习射,翻从异地感离群。
本根孝友风犹古,规矩高曾世有芬。堂构依然家法在,底誇新筑张吾军。
大道委榛莽,率土无夷庚。群邪狎白日,中馗沸鼯鼪。
天步丁艰难,干国求良桢。外咨吾洲俗,上契三代程。
讲舍盛兴作,条教一再更。堂堂大国楚,匪独文儒鸣。
缅维咸同间,龛难多书生。流风笃忠悱,馀芳扇湘蘅。
如何兰渐滫,异说恣纵横。乱苗必恶莠,谁为折其萌。
贱子忝持节,擿埴嗟冥行。握枢在宗圣,致用先穷经。
畔道文必黜,析疑经始明。但严泾渭别,无召水火争。
钱朱企曩轨,历久垂芳声。材薄愧弗任,持禄常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