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怀莘老司谏

六合寥寥信茫昧,中有日月无根柢。
古往今来漫不休,青发素颜从此逝。
嗟予自少多邅回,气血未衰心已艾。
北渡长淮霜入屦,南窥禹穴尘生袂。
日凿一窍浑沌死,虽有余风终破碎。
回车复路可无缘,三问道人三不对。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猜你喜欢
何时有此谿,应便生幽木。橡实养山禽,藤花蒙涧鹿。
不止产蒸薪,愿当歌棫朴。君知天意无,以此安吾族。

落晚天边燕席开,溪山相照绝纤埃。绿杨有意檐前舞,凉月多情海上来。

香穗萦斜凝画栋,酒鳞环合起金罍。自疑身是乘槎客,泛彻银河却欲回。

驶骑柳枝鞭,春逵望雒廛。
赋才宾右俊,掾诺府中贤。
宫楯含樱密,王渠泛醳联。
胜期资一笑,刑矢措周年。
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
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

有酒流如川,有肉积如岑。

舆台却略车不前,寒风皴肌冰在袖。
还家大胜去家时,景物顿回春气候。
宿云坏裂大几留,满放羲轮碾晴昼。
卧石荦确犹润湿,短篱檀栾挺疎瘦。
是处麦畦间青壤,谁家柳阴围碧溜。
前山竞献晓髻浓,后海全民纹縠皱。
妖桃艳杏各趺萼,近树遥林错文绣。
池鱼酣暖泳清浅,山鸟何知语幽茂。
搜诗忽忘路远迩,啅鹊不离车前后。
闲身胜践多龃龉,缓驾幽寻容宿留。
转从净宇寄倦憩,得访老禅闲话旧。
拂除尘壁诗刻在,挽仰岁华春事又。
开单一饭吾易饱,袖手千倡渠大陋。
戴星摩抚防务废,挽袂留连惭意厚。
出处殊科要酬应,气味相投真邂逅。
吾归自竟武城歌,放师道价诸山石。

垂柳绿毵毵。雨洗烟含。满天飞絮落花搀。记得画船曾载酒,箫鼓江南。

睡折碧云簪。怯试单衫。一春辛苦似红蚕。三起三眠三月病,病过重三。

匝地娇雷殷画轮。疏钟无力破黄昏。总然明月都如梦,也有青山解辟尘。

枫叶醉,菊花新。色香天与馈吾贫。西风肯到閒庭院,消得凭阑一岸巾。

仙房寂寂。戏采瑶林珠实。是何乡。红尾梢花犬,青衣覆石羊。

鲛丝裁绶短,鹅管呷笙长。倘得逢燕使,问昭王。

回岩万仞透青冥,造化功偏窍凿精。自是神仙乘福地,岂因谖诈诱愚兵。

金床旧迹知何在,石鼓遗歌仅可评。尘淟暂来心已悟,灵场千古为苍生。

云连三峡苍茫外,人在千峰紫翠间。

昔人画龙破壁去,余今画鲤亦龙俦。墨到鬣边忽一逸,令人也动点睛愁。

太白没已久,太白楼尚传。登楼豁达开江天,云帆雪浪飞槛前。

我生不见高歌痛饮之狂态,但见锦袍乌帽奕奕真神仙。

矶头明月常依然,骑鲸一去何时还。山鬼来窥猿狖啸,冯夷不怒蛟龙眠。

青山小谢宅安在,镜湖贺监归何年。谁来共此玩风景,江边酒瓮空满船。

余既不能酌一斗,亦不能吟百篇,独有烟霞痼疾可以相周旋。

君不见萧尺木,四壁图名山,朝暮供养惟云烟。峨嵋雪,匡庐泉,鸡鸣日观泰岱颠。

明星玉女华顶连,苍茫元气窥无端,恍然置身万里间。

当年太白爱游涉,指点虚无应遍识。焉能鞭白日兮御清风,拍肩挹袂群仙中。

逍遥八极任来往,直与此楼今古同。

韦曲曾闻动彩毫,名园依旧傍林皋。燕惊花落飞难定,鱼触萍开跃自高。

楚客停觞看属玉,燕姬牵袂摘含桃。亦知洵美非吾土,肠断吴阊醉浊醪。

旧梦湖南春雨空,高歌无地望崆峒。囊中自有江山在,乱采莺花入变风。

石壁千仞不可梯,悬崖老树鹘倒栖。背岩架壑戍楼出,霜林日射金紫迷。

尺幅峥嵘得远势,画时气欲吞井西。文水道人游霅溪,道场山对官舍低。

青林红树富秋色,双屐时踏樵径泥。老去坐窗发幽兴,犹能拈笔代杖藜。

尘土扰扰驰轮蹄,高人云卧闻鸟啼。画中之山傥买得,巾车会当呼小奚。

篑土峨然峭插天,烟笼虹气郁山巅。价轻肯作楚人泣,韵雅终调大舜弦。

风座已惊飞屑润,云枝还看采苞鲜。他年瑚琏郊堂后,万国南熏颂太平。

膳羞进彻静无哗,宰执斋宫坐赐花。
不比常朝添覆奏,报来除目十余家。
枯木岩前烟嶂昏,羚羊挂角觅无门。
玉梭暗掷千峰外,一线虚通晓色分。
瓜迥迥,绝瘢痕,万古寒潭搅不浑。
正坐当堂金殿冷,回头尽是我儿孙。

  阳生大弟: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旁沼星罗。檐下流烟,共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松柏而葱蒨。时一牵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若此者久之,乃还所住。孤坐危石,抚琴对水;独咏山阿,举酒望月。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首戴萌蒲,身衣缊袯,出艺粱稻,归奉慈亲。缓步当车,无事为贵,斯已适矣,岂必抚麈哉!

  而吾子既系名声之缰锁,就良工之剞劂。振佩紫台之上,鼓袖丹墀之下。采金匮之漏简,访玉山之遗文。敝精神于丘坟,尽心力于河汉。摛藻期之鞶绣,发议必在芬芳。兹自美耳,吾无取焉。尝试论之:夫昆峰积玉,光泽者前毁;瑶山丛桂,芳茂者先折。是以东都有挂冕之臣,南国见捐情之士。斯岂恶粱锦、好蔬布哉!盖欲保其七尺,终其百年耳。今弟官位既达,声华已远,象由齿毙,膏用明煎。既览老氏谷神之谈,应体留侯止足之逸。若能翻然清尚,解佩捐簪,则吾于兹,山庄可办。一得把臂入林,挂巾垂枝;携酒登巘,舒席平山,道素志,论旧款,访丹法,语玄书。斯亦乐矣,何必富贵乎?去矣阳子,途乖趣别。缅寻此旨,杳若天汉。已矣哉!书不尽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