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叶学古

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
我时方南辕,子亦将西舟。
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
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
环观四山明,俯视万井稠。
喧喧市中人,日暮歌吹浮。
忘形与子饮,一醉余无谋。
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
翻然摇两桨,下上逐轻鸥。
不觉脱尘世,自谓逍遥游。
晚访城隅寺,竹林森如帱。
斫薪煮山茗,萧洒破百忧。
脚懒厌廛阓,五日成淹留。
肃肃太史家,门阑闲且幽。
荒亭荫疏桐,雀斗闻啾啁。
其人绝世贤,揶揄困时流。
唯我与吾子,大轴更往投。
幸闻一诺荣,不受万户侯。
谁言王母桃,方朔不得偷。
未几子告别,西宾帝王州。
吴船风雨夜,送子不胜愁。
八月子献书,高谈夏商周。
惜哉天下马,骊牡烦推求。
我滥乡老荐,麻衣望前旒。
愧非鸣凤祥,斥去还林丘。
三月我度江,子行穷海陬。
相望遂乖隔,慨叹不自休。
逆旅善辱人,虚激韩娥讴。
操瑟立齐门,乃反怨不收。
嗟哉子与我,不幸斯人俦。
有客道闽吴,书诗眷绸缪。
开缄恍自失,但觉胆气遒。
有如饮贪泉,海货溢两眸。
子诗益加富,我句犹能裒。
春禽与秋虫,引腹聊相酬。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
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
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沙头暮黄鹄,失侣自哀号。
恩华逐芳岁,形胜兼韶月。中席傍鱼潭,前山倚龙阙。
花迎妙妓至,鸟避仙舟发。宴赏良在兹,再来情不歇。

南洋一派通机磨,更引馀波绕曲池。高柳碧阴无酷暑,小莲红老惜芳时。

临流共赏休辞醉,按辔重来未可期。从此邦人为胜事,范公亭榭孔君诗。

明日君当千里行,今朝始共一樽酒。岂惟明日难重持,试思此会何尝有。

京师九衢十二门,车马煌煌事奔走。花开谁得屡相过,盏到莫辞频举手。

驩情落寞酒量减,置我不须论老朽。奈何公等气方豪,云梦正当吞八九。

择之名声重当世,少也多奇晚方偶。西州政事蔼风谣,右掖文章焕星斗。

待君归日我何为,手把锄犁汝阴叟。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挠之亦浊,澄之亦清。名曰自取,濯足濯缨。

陆子作茶经,竟为茶所困。其中无所主,复著毁茶论。

简贤傲长者,彼自愚不逊。茶好固自若,于我有何恨。

便当脱野服,洗盏为一献。饮罢挈茶去,譬彼浇畦畹。

君看祢正平,意气真能健。达与不达人,何啻相千万。

一径苍苔合,连年不出门。
风高松有韵,溪满石无痕。
不自知名重,令人觉有尊。
更忧徵诏至,移室向深村。

妍丑三千众,恩情一例轻。妾身虽寂寞,天下却升平。

翡翠空间云母屏,宫娥夜坐数流萤。
月华淡淡清无暑,笑把瑶笙学凤鸣。

芳草碧凄凄,斜阳向客低。竹光摇古道,树色绕长溪。

酒每村中醉,诗多骡背题。离家虽未久,又听子规啼。

夜坐初未阑,微醺为谁醒。月华满院落,长空荡秋影。

我歌怀古诗,妙契心独领。冬裘复夏葛,自乐无妄逞。

罨画池亭,对十万、盈盈粉面。依翠盖、临风一曲,霓裳舞遍。亭上人如蓬岛客,坐中别有飞琼伴。占世间、风月最清凉,宜开宴。
当盛旦,歌喉啭。齐祝寿,金尊劝。算才华合侍,玉皇香案。处事从来坚特操,立朝更要持公论。使他时、台阁振风声,朝天眷。

碧沙官渡柳摇新,灯火萧条不负春。谁道黄昏先闭户,天街雪色更宜人。

一春观物眼,红紫厌缤纷。
此水浮明玉,何人翦白云。
惠风游汉女,吉日礼湘君。
地僻应无是,留花混藻芹。
帘卷东风日射窗。小山庭院静,接回廊。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时节好寻芳。多情怀酒伴,忆欢狂。归鸿应已度潇湘。音书杳,前事忍思量。

杨柳东风动渭城,故乡千里独含情。颍川有吏推黄霸,楚国无筵饯穆生。

马上春云开岳色,天边晴云落河声。空囊不载蓝田玉,依旧归装一叶轻。

落叶纷纷卷地来,手持六角障黄埃。
何人真解知秋意,与上凌虚百尺台。

身为客兮心为主,主人平和客安堵。若还主客不康宁,精神管定辞君去。

画人胸次见忠贞,意气规模一味清。想象当时同乐日,披图似有旧欢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