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嘉父喜雪

六出先春兆物华,故撩高韵发车斜。
散榆天上齐飞筴,布玉畦中尽吐芽。
梁苑俊游风不极,剡溪清泛月无涯。
雄豪乐事幽人咏,都属江南太守家。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俄落盏中如有恋。盏未干时,还见霜娥现。说向翠鬟斟莫浅。殷勤此意应相劝。光景尤宜年少面。千里同看,不与人同怨。席上笑歌身更健。良时只愿长相见。

吾庐新筑薰风堂,其下方池手亲掘。畚插初无邻里相,垠隅那有波澜阔。

旱涸俄惊初龟兆,灌输未免翻龙骨。街南大浸卷滔滔,巷北小渠来汨汨。

胶杯忽觉水痕涨,抱瓮免嗟人力竭。已怜红芰浃枯荄,更喜赪鳞救濡沫。

幽居胜事快先睹,上客高轩为轻出。蛟龙好在且泥蟠,他年岂复池中物。

攲斜古屋枕江干,恩赐残骸许挂冠。杵臼有声聊足食,羊牛识路自归阑。

不求客恕陶潜醉,肯受人怜范叔寒。儿辈渐还家暖热,预知灯火话团栾。

画家正宗称四王,导源董巨承悦黄。从风蔚起纷百辈,谁欤殿者戴侍郎。

侍郎觥觥表节义,托兴丹青特馀事。云龙上下邵许曾,锁院风流后难继。

家住钱塘山水绝,尽化烟云为笔墨。幽人怀抱非世间,爱摹清晓湖天色。

南北沉沉横两峰,落月未落闻疏钟。云鬟不动睡初起,愁绝西子难为容。

古来能手各争席,秀韵天成公第一。沆瀣吸取黄鹤仙,山林独往营邱笔。

卷中云物皆依旧,可惜灵区蒙海臭。忠魂应自恋清晖,华表堪悲朱鸟咮。

故家乔木迹未芜,清泠有砚今在无。但应模糊灭闻见,夜山继绘高尚书。

天王相有三,分陕按殽函。列国依明德,西人盛美谈。

甘棠元听讼,綵服自调甘。馀力斯文贵,珍词万象含。

气清融渤澥,材绝耸楩楠。请诵诗三百,先知学召南。

江上凝冰约水痕,门前残雪缀溪云。
杖藜独立梅梢月,成就清寒到十分。

幽栖宛似白云乡,户外纷纷绕绿杨。身贱复生忘姓氏,世衰流俗擅文章。

且凭天作穷通生,一任人分上下床。漫比虫吟聊自适,雄心莫复在词场。

冷云携雨到山城,未敢冲泥傍险行。夜听窗声初变雪,晓窥檐溜已垂冰。

泪凝孤枕三停湿,花结残灯一半明。又向茅亭留一宿,行云行雨本无情。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家本楼烦俗,召募羽林儿。怖羌角牴戏,习战昆明池。

弓韬不复挽,剑衣恒露铍。一辞豹尾内,长别属车垂。

白马今虽发,黄河未结澌。寄言闺中妇,逢春心勿移。

天宫初动磬,缇室已飞灰。暮风吹竹起,阳云覆石来。

拆冰开荔色,除雪出兰栽。惭无宋玉辨,滥吹楚王台。

一舸西风,吹暮雨、沙清渚白。尽吟啸、水云深处,渚闲鸥逸。

帆挂乡心生远浦,橹摇凉梦依秋荻。响萧萧、夜半听无眠,情怀别。

渔火乱,蓬窗寂。峰隐翠,波涵碧。只暗潮吞吐,断崖千尺。

点点轻迷天际树,声声清入烟中笛。展新图、忽忆下潇湘,浑如昔。

猫奴虽小畜,首载自《三礼》。祭与八蜡迎,圣人所不废。

而况爱者多,难以屈指计。立冢标霜眉,哦诗称粉鼻。

黄荃工写生,昌黎曾作记。五德谑见嘲,十玩图斯绘。

黄金铸像偿,沈香斫棺瘗。乃知爱猫心,无贵贱钜细。

余亦坐此癖,张搏绝相似。贮之绿纱帷,呼以乌圆字。

箬裹红盐聘,柳穿白小饲。时时绕膝鸣,夜夜压衾睡。

著书盈简编,颇自矜奇秘。神骏支公怜,笼鹅右军嗜。

所爱虽不同,玩物宁丧志。檀郎独胡为,似疾义府媚。

一旦触其怒,束缚遽捐弃。据座啖牛心,虽然名士气。

当门锄兰草,颇伤美人意。知君味禅悦,此举非无谓。

吞却死猫头,悟彻无上义。

夕拜台官朝上书,合阳气候却何如。殿中三尺贾生策,陇右孤云唐介居。

秋日未闻秦塞雁,梅关正阻粤江鱼。思君此际肠真结,何地绸缪一慰予。

南赵檀槽听裂缯,黄门消息漏中丞。庐江小吏民间曲,写入宫墙怨不胜。

悲极转无泪,情深难措词。拌将成永别,恨不早相知。

慧业原非福,天心我亦疑。囊中遗稿在,忍读古人诗。

交印夔人国,分襟汴水堤。十年难会合,一梦顿乖暌。

官序潘生拙,诗文庾信齐。诸公多汲引,宪府屡提携。

不肯乘骢马,那能出宝鸡。安恬轻世味,洒落见天倪。

照物聪明决,为邦闻望跻。笑谈清岸狱,暇豫劝耕犁。

不忍为钩距,何尝设町畦。燕堂传夜烛,游毂碾春泥。

众服题鹦鹉,畴将食駃騠。草黄思隼击,梧碧值鸾栖。

欲问无来使,开编有旧题。君方安玉垒,予亦远金闺。

地隔江波阔,书传鸟翼稽。岂知双鬓白,相见两当西。

内顾微他技,殊私牧远黎。辞亲愁不断,叱驭意空迷。

吴苑飞云杳,春城北斗低。南山千里雪,剑阁万盘溪。

夜宿星边驿,朝行石上溪。深疑窥地轴,高骇蹑天梯。

看岫时攲帽,听泉或杖藜。萧萧黄叶下,袅袅冷猿啼。

蜀道无艰险,人心漫惨悽。永怀持从橐,遥想缀朝圭。

直北瞻天日,征西叠鼓鼙。相期郡斋冷,清话看挥犀。

漓江秋谒上皇祠,今古平观世未移。民愠此时无用解,天风何事尚频吹。

山连韶石云归晚,雨暗苍梧雁度迟。洵是垂裳能至治,一回瞻仰不胜思。

山行古乘樏,厥制似即屟。汉时始用轿,隃岭平妥帖。

我行山海间,我车阻高冈。无轿不得进,有木真豫章。

似梯桄以绳,似网似箕张。用驾驴背行,云宜山路长。

山辎名不俗,采之入诗囊。

懒慢无堪不出村,当年心事与谁论。如今老去愁无限,雨打梨花深闭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