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二首

读公栖鸦诗,岁月伤晼晚。
公胡不念世,蜡屐行避远。
羁鸟翔别林,归云抱孤巘。
我才不及古,叹息襟泪满。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试吏有能名,升台擅直声。
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
壮志方凌厉,遗书忽叹惊。
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茔。
人无轻信,事无多疑。
轻信招釁,多疑招离。
不为软语混光尘,独把刚肠敌世纷。
读史功夫头没膝,疾时风论齿穿龈。
慈乌反哺终违志,断雁辞行不作群。
犹有宁馨传素业,为求佳传贲丘坟。

远客暮年筋力寡,入门无家出无马。冷风一夜雨潇潇,平明道上泥没腰。

灶下湿新不生火,敲冰取水指欲堕。仆夫怨怒呼不前,终日忍饥掩关坐。

忧来伤心令发白,人生百身莫为客。

诸老销沈等可哀,酒馀话旧苦低回。新京残客能相见,唤起同光百感来。

何处桓伊酒力雄,分明嚼徵更含官。
倚楼三弄西风急,不觉梅花大半空。

癯槁岩下士,迹隐心捷径。汗颜尘中夫,谄笑幸游骋。

贤哉陈夫子,两不伤厥性。洁身风波涂,独若万钧锭。

盆池潋滟荫芭蕉,点水圆荷未出条。
分得江湖好风景,断云飞去晚萧萧。
洞口迷离春复秋,几人幽赏赋来游。
云封乱石桃花少,月照平湖茂草稠。
粉黛三年空不语,溪山万古尚含愁。
只今惟有长堤柳,犹似依依念故侯。

柱础沾濡雨意成,翩翩鸟雀隔帘鸣。侵寻爽气来攲枕,想像沧波去濯缨。

已识古今无得丧,祗须彼我不相迎。冁然一笑呼归骑,聊更飞毫戏友生。

钟动明光接曙晖,雪花片片点朝衣。玉珂积素趋仙杖,金勒凝寒出琐闱。

北极楼台天上迥,西山云树望中微。闭门有客还僵卧,岁暮羁愁未得归。

吴中富名山,穹窿独称长。郁律耸晴空,凭眺快无两。

兹来值秋霁,疏翠揽盈掌。行行跻笠峰,孱颜俯群象。

天平遥搢笏,卑犹成覆盎。云从岭下飞,飞鸟不能上。

西南临具区,风涛相震荡。烟消螺髻浮,日落新镜晃。

混合天水色,分坼吴越壤。呼吸凌青冥,啸歌脱尘鞅。

何当寻赤松,相与出世网。

俞生英妙年,读书南城下。暇日从儿嬉,骑竹当骢马。

弱冠入虞庠,良金贵陶冶。聱牙稽训诰,葩正习风雅。

譬彼珊瑚器,宗庙安可舍。今春贡京师,如生才亦寡。

雍雍成均地,济济文学者。纵横三千字,寸晷擅挥洒。

龙门锦先夺,雁塔名须写。有使即寄书,停云念乡社。

摛辞继班马,射策希董贾。

玉山之津兮已濡,幽兰之草兮亦舒。又闻珩璧之独照,不见掌上之明珠。

几夜明薰玉有神,翠帏扶起态沉沉。难为不负东风地,直使能移一世心。

睡去尚愁肌麝重,折来犹觉眼波深。相看争忍旋抛却,一寸斜阳一寸金。

偶谢承明去,聊为塞上行。千山横朔气,万马动边声。

上谷风沙暗,渔阳鼓角鸣。江南庾信在,萧飒尽平生。

松江过吴会,一道得安流。旭日轻乌动,和风细草抽。

近城先见塔,入市尽通舟。柔橹春衫把,吴娘倚柁楼。

同是飘零客,君归在我先。乱馀思故国,归去少人烟。

后会西湖近,重逢八月前。联吟前夜雨,话别又江船。

千里水云归泽国,一帆烟雨挂秋江。

渴者易为饮。饥者易为食。方丈日在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