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穷邦无以餬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每恨相逢薄处,可怜欲去迟回。犹记新声团扇□,殷勤再引余杯。为问依依杨柳,秋风好住章台。
疏雨忽随云断,斜阳却送潮回。桃叶青山长在眼,几时双楫迎来。如待碧阑红药,一年两度花开。

归鹭悠悠一带长,白蘋红蓼是家乡。夕阳临水閒窥处,此意安知世累忙。

归来病鹤记城闉,旧踏松枝雨露新。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属车尘。

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粗识君王为民意,不才何以助精禋。

雪初乾、银僵玉偃,冰牙犹挂檐霤。㶁㶁春泥连巷陌,间者阔焉何久。

君知否。闻说道、还京节镇喧刁斗。鼍吟兕吼。正万斛馀皇,千群组练,将压大江口。

吾老矣,那顾涛飞山走。长自寻花问柳。春光满眼原非恶,况值小梅红逗。

箫管奏。只可惜、檀槽金缕人非旧。催成皓首。待三市月华,六街灯放,同饮夜桥酒。

海内兵尘满,乾坤正气孤。数公明大义,一死激顽夫。

关塞青枫晚,英灵白日徂。他年看秉笔,得慰鬼雄无?

海棠料客醉,故作晕微红。
借路山无雨,惜花天不风。
扬镳联胜士,琢句策奇功。
读罢身何许,晴光荡漾中。
干戈蛮触,问渠争直有,几何而已。毕竟颠狂成底事,谩把良心戕毁。生穴藜床,磨穿狂砚,自有人知己。摩挲面目,不应长为人*。过眼一线浮华,辱随荣后,身外那须此。便恁归来嗟已晚,荒尽故园桃李。秋菊堪餐,春兰可采,免更烦邻里。孙郎如在,与群共枕流水。
百丈悬泉旧卧龙,欲将肝胆佐时雍。
惟愁又入烟霞去,知在庐峰第几重。
桃源人去绛帏寒,强折花枝带笑看。
月上梅梢空有影,风吹柳絮不成团。

宝镜本无相,传灯发慧光。真如元莹净,法体本莹煌。

金鼎烧真火,华池浴太阳。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

既而过之,未尝不弥日忘归。至於一邱一壑,心通神解,殆不容声。自是朝夕心之期,邻里心之游者,盖十有二年。己未五月,复别於燕之传舍。及其得官汴梁,仆已去彼,怅然之情,日日往来乎心也西山六街碧,尝忆酒旗秋。神交一笑千载,冰玉洗双眸。自尔一觞一咏,领略人间奇胜,无此会心流。小驿高槐晚,绿酒照离忧。木犀开,玉溪冷,心谁游。酒前豪气千丈,不减昔时不。谁识昂藏野鹤,肯受华轩羁缚,清唳白苹洲。会趁梅横月,同典锦宫裘。

丧乱交游尽,艰难老病深。寥寥平世策,落落古人心。

夕照惊岐路,晨霜忆故林。折腰宁五斗,敝帚或千金。

娑罗树下幽人室,山气因之与秋碧。古色犹栖竺国云,绝顶仰见扶桑日。

太阴垂地风雨会,百尺撑空鬼神力。醉呼北海起九原,为尔重镌青石壁。

有时云与高峰匹,不放松峦历历。望里依岩附壁,一样黏天碧。

有时峰与晴云敌,不许露珠轻滴。别是娇酣颜色,浓淡随伊力。

张君志高远,有若云间鸿。凌风鼓六翮,矫矫摩秋空。

万里簉鹓鹭,燕雀安能从。况乃将门子,伟然才且雄。

腰悬三尺剑,手挽六钧弓。蔚为西土英,所蕴惟丹衷。

誓将事明主,岂止分寸功。天朝资羽仪,赞治歌时雍。

下视斥鴳辈,栖栖但蒿篷。为赋云鸿诗,勖哉慎始终。

风扫沈阴万象开,断云扶月出阳台。
万人拭目看天眼,蟇蚀何曾蚀得来。

夫子齐靖节,归来无俸钱。不乐荒三径,寤叹义钱年。

自言世仕宦,恩重起南天。诗书并图画,响臻业以传。

绾绶苍梧西,勾漏令而仙。多难见几作,引年隐故山。

肃肃鸿避弋,圉圉鱼在渊。沉饮延明月,卜夜通曙烟。

共言惜嘉会,高衢步前贤。何期沧桑变,摧伤杖屦颠。

老成沦胥日,慨慕觅遗编。

系马宫槐老,持怀店菊黄。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
吕望非熊,□□□伯与太公,
千千岁,无此逢。
使伯蚤而出猎兮,公方沽酒之匆匆。
使伯迟而出猎兮,公已埋骨乎东海之东。
潦倒龙锺,齿豁头童。
谁知而韬略胸,谁知而干戈功。
邂逅一笑芦花中,未语肝膈先玲珑。
望杀我家白头翁,我车辘辘公我同,
盍归乎来造我丰。公亦当哀人命穷,
霜髯一掀许之从。毕郢宰木悲我风,
嗟嗟往事随飞鸿。宇宙飘忽未有终,
波涛汹涌愁拍空。鸥边多少閒英雄,
黄馘著书钓夕红。夜半梦起搥蛟龙,
岂不欲往烟雾重,西山日断无来踪。
伯之来兮民之福,伯不来兮公何哭。
鲈鱼肥,莼菜熟。

彝陵山水奇,入峡此东道。千峰缭翠壁,划然发天巧。

元白苏黄陆,行旅有述造。千载山主人,卓荦余文藻。

放翁昔搜寻,泐缺知已早。拂尘惊乍见,欢若墨未燥。

石粗故易剥,穴黑得常保。公昔奉母来,江乡足鱼稻。

县楼日对山,覃研职方考。嘲弄时间作,吏牍杂诗稿。

想当清秋初,溯川消积潦。石乳凝云扁,岩蔬照晴昊。

判官夙同调,缘险恣幽讨。淋漓修史笔,悬壁偶一埽。

引绳无欹斜,濡豪绝瘠槁。乃知大贤心,精气常在抱。

令君无结衔,庭趋宁足恼。公视官如家,视民如襁褓。

追俗玩岁月,自分桐乡老。岂知屡起蹶,入汴鬓已皓。

梦中渡横查,苦忆山县好。东山有题咏,汉庙闻祈祷。

遗文犹在诵,贞石翳荒草。寥寥残字在,永为兹山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