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梁赴举

鹤知半夜鸡知旦,岁晚淹留客心乱。
功名识时贵及早,不忍饭牛衣至骭。
家居负米有季弟,能视明星弋凫雁。
男儿业就可以行,桃李荣时腰绶灿。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清晨三绿袍,罗拜北堂高。
积善因前烈,余光及尔曹。
勿矜从仕早,当念起家劳。
修立皆由己,何人可佩刀。
乌纱巾上是黄尘,落日荒原更恐人。
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为神。
亦知远役能添老,无柰高眠不救贫。
此地到城惟十里,明朝难得自由身。
琼林何不积缗钱,物自低昂人自变。
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异无权。

重嶂临秋壑,琼圭上碧峦。地高天四面,岩抱月孤寒。

氛气消空际,圆轮正夜阑。九霄清质外,一点万峰端。

玉宇微风转,青林白露团。有辉澄似水,无晕小如丸。

独赋江山静,回瞻天地宽。摄衣凭赤壁,兴极欲归难。

我持龙尾溪头石,来寿凤毛池上人。清爱石将人比德,寿看人与石为邻。

长留天地石家事,坐镇浮浇静者身。记取翰林挥翰客,年年来此颂芳辰。

秦淮高阁拟临春,中有仙翁鬓似银。话到陪京行乐处,尚疑身是太平人。

拟上篮舆散百忧,素交排闼且淹留。
情亲各出三年字,身老犹怜一日秋。
客舍自晴黄叶雨,钟山不动白云游。
持螯快饮成今会,大有齐盟在后头。

幽渚携风策,层阿息烟驾。亭亭荷照景,嘒嘒蝉吟夏。

低徊悟形变,索莫惭时谢。自缘心有念,临觞屡惊咤。

嗟君此去意如何,一道苍生望抚摩。往事已非空浩叹,功名岂为杀人多。

暑雨滂然仅作霖,连宵殊未扩阴森。全祛下土将焚患,尽识高穹不忍心。

斗厌埃氛开众目,了无烦热自吾襟。当轩倍胜松风过,何必清音一弄琴。

建意营法齐,里仁契朋俦。相与期良晨,沐浴造闲丘。

穆穆升堂贤,皎皎清心修。窈窕八关客,无楗自绸缪。

寂默五习真,亹亹励心柔。法鼓进三劝,激切清训流。

凄怆愿弘济,阖堂皆同舟。明明玄表圣,应此童蒙求。

存诚夹室里,三界赞清休。嘉祥归宰相,蔼若庆云浮。

刻羽堂中画烛明,将军夜醉水西营。青楼小妇新承宠,弹得《凉州》第一声。

还辕天作十分晴,演出秋光一派清。
走笔欲题人到迹,扬鞭不住马嘶声。
顷禾晚熟黄云色,篱菊朝含白露英。
得似渊明便归去,候门童稚出欢迎。

遗老都教一网除,纷纷犹复假边储。百年亲见铜人泣,万死谁传雪窖书。

冤鸟犹思石填海,怒虫休笑臂当车。前朝旧事那堪说,简蠹摩挲恨有余。

黄面老人乾屎橛,参随一火烂泥团。
心肝肠胃皆条直,蔬饭茶花照胆寒。
佛法虽然未梦见,神通却许入云端。
应须痛念归宗寺,时复持盏下翠峦。

陵寝古鸣条,平冈入望遥。殿庭二女侍,冠佩五臣朝。

府事开神禹,文思协帝尧。飨堂合乐处,仿佛奏箫韶。

苍浪两鬓斑,尽意六经间。
有术佐明主,无官归故山。
钓台春水碧,吟榭暮云闲。
见说还家后,重将旧史删。

中原已见黍油油,尺土东南势莫留。君管烟花臣水火,枉教开府向扬州。

自闻天使过台时,番社遥临岂所期。内视土官能汉语,剧怜耄孺尽欢嬉。

一肩行李,依旧租船来咏史。四顾无人,君忆玄晖我忆君。

江山如此,博得青莲心肯死。怀古悠然,雁叫芦花水拍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