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李白墓

客星一点太微傍,谈笑青蝇玉失光。
载酒五湖狂到死,只今天地不能藏。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打硬工夫搆得深,谁知水底有蓬尘。
放开一线路头活,落赚几多明眼人。
巧者焦劳智者愁,愚翁何喜复何忧。莫嫌山木无人用,
大胜笼禽不自由。网外老鸡因断尾,盘中鲜鲙为吞钩。
谁人会我心中事,冷笑时时一掉头。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不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玉斧修成宝月团。月中仍有女乘鸾。钗横鬓乱不胜寒。

白兔楼头风露迥,碧鸡祠下水云宽。相思两地共凭阑。

破帽青衫又一回,当筵舞袖任他猜。平生自分为人役,流俗相尊作党魁。

明日孔融应便去,当年王式悔轻来。宵来吉梦还知否,万树青山早放梅。

仓皇出镇便门东,单骑横穿万虏中。拊手关河归旧服,侧身天地荷成功。

朝家议论三遗矢,社稷安危一亩宫。闻道边廷饶魏绛,早悬金石赏和戎。

雁唳西风天际。槛外梅花香细。今夜与明朝,试共相看不睡。

且睡。且睡。守岁何如别岁。

帝梦非熊起旧邦,侧思贤佐隐京江。三边羽檄来金殿,五色龙函到石淙。

范老甲兵胸有万,李侯才气世无双。临戎制胜寻常事,早见边城筑受降。

帝子相从玉斗边,洞箫忽断散非烟。
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
长安日远那复见,掘地宁知能及泉。
几年漂泊汉江上,东流不舍悲长川。
山重水远景无尽,翠幕金屏开目前。
晴云幕幕晓笼岫,碧嶂溶溶春接天。
四时为我供画本,巧自增损媸与妍。
心匠构尽远江意,笔锋耕偏西山田。
苍颜华发何所遣,聊将戏墨忘余年。
将军色山自金碧,萧郎翠竹夸婵娟。
风流千载无虎头,於今妙绝推龙眠。
岂图俗笔挂高咏,从此得名因谪仙。
爱诗好画本天性,辋口先生疑宿缘。
会当别写一匹烟霞境,更应消得玉堂醉笔挥长篇。

斋居环堵半依城,到老全无一事成。差喜青灯仍有味,时听儿辈读书声。

自古英雄。试倒指,谁能廊庙雍容。相君此遇,风虎云龙。

光掩前后诸公。正天开治运,□□力、启沃宸衷。况平生,把诗书礼乐,烂入胸中。

当年侧闻先德,只一语唤起,万室春风。桂树成丛。

棣华联萼,总是旧日阴功。怪昨宵雪霁,烟光薄、生意浮空。

我来为寿,相朝何似,维岳维嵩。

雪霜载途风裂肌,有儿鹑结行且啼。问儿何事乃尔悲,父母弃之前欲追。

木皮食尽岁又饥,夫妇行乞甘流离。负儿远道力已疲,势难俱生灼可推。

与其疐尾莫我随,不如忍割从所之。今夕旷野儿安归,明朝道殣非儿谁。

父兮母兮岂不慈,天伦遽绝天实为。卜年执政虽咸腓,发廪有议常坚持。

昔闻而知今见之,仓皇援手无所施。儿行不顾寒日西,哭声已远犹依稀。

一抹凉烟晓未收,露篱疏雨湿牵牛。
不知天上秋多少,昨夜西风到小楼。
太平天子束戈矛,惟许青旗在酒楼。
我有百瓢元帅量,使君酣战客中愁。

斡时无计叹飘蓬,家在蒹葭南浦东。归思不同流水缓,烦君赠我一帆风。

秋深雨廉纤,意外晴此日。薄云虽未归,解散已可必。

危坐伤我怀,雅意不欲出。欻闻良友招,不待盥漱毕。

登高一草亭,岂在山崒嵂。幽人先入座,鸣琴未离漆。

盘槅但随时,杯香带橙橘。暂觉百虑蠲,游从任疏密。

丛菊花故迟,黄蕊苞渐茁。篱蔓弱迎霜,宛结小红实。

独感薜荔枝,来时侔茧栗。于今已扶疏,残阴映缃帙。

白头久飘零,俗态如虮虱。遥遥三令节,过眼亦何疾。

念此动哀肠,匪第忆家室。怅别方自兹,歌笑忽如失。

常时颇怪天厄汝,终岁匏瓜伤独处。漂摇家室到今日,却羡君身轻可举。

三年不见换须鬓,野鹤闲云渺何许。忽然矫翼落人海,执手亲朋泪如雨。

平生知己草间没,旅殡荒凉不能抚。桐桥烟月纵无恙,寂寞江干谁与语。

亦知鸿爪偶留印,刺刺沧桑话乡土。须臾惜此眼前景,明日轻帆挂湘楚。

甘王楼下一帆风,猎猎舟旗照日红。
酾酒三江饮龙腹,摩挲冠冕是谁功。

圣贤文字传千载,不遇程朱怎柰何。刺股悬梁辛苦志,其如一敬得功多。

曲径秋高竹影斜,多君此日淡浮华。
笛声远落幽人泪,月色清宜孺子家。
世事尽劳五斗米,我来常醉一园花。
不须更读閒情赋,元亮风流自足夸。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