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绶(991年—1041年1月27日),字公垂。 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著名学者、藏书家。因平棘为汉代常山郡治所,故称常山宋氏,后人称“宋常山公”。景德二年(1005年),召试中书,为大理评事。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疏陈攻守十策,被召为知枢密院事。九月,拜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十二月(1041年1月),宋绶去世,年五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宣献”。后加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追封燕国公。宋绶藏书甚丰,手自校理,博通经史百家。笔札精妙,倾朝学之,号称“朝体”。
远从江左入湖南,姜被初分思岂堪。閒算长公年纪数,白头今已六旬三。
古人重友谊,不计官崇卑。况以桑梓亲,谦厚浮情辞。
节物重稠叠,翰墨光淋漓。不谄亦不渎,二老真吾师。
题诗语薄俗,勿以富贵移。
叶不类尧荚,花疑来舜楹。风枝吹彩羽,如杂九韶鸣。
寥寥尘外意,更对萧然境。竹竦檀栾叶,云起嵯峨影。
迹幽疑避喧,神虚匪耽静。嗒尔此端居,唯知昼方永。
何处桃源堪问渡,此间蓬岛足衔杯。情深子建还相契,童稚开关总不猜。
日下新传诏,江南共濯缨。岁中升进士,海内右诸生。
经术谋王体,词章作世程。不才岩石下,回首望光荣。
处处残骸拄,腥风拂面过。天心宁好杀,人事或干和。
一骑飞摇鞚,中宵唤渡河。傥然哀痛诏,急遣减催科。
习书来自浒黄州,南北相关事可忧。弓手寨兵差发了,民丁个个是貔貅。
新月挂高楼,一点窥人小。是处帘栊是处风,惟觉今宵好。
天淡失明河,片片凉云悄。屈指星槎几日通,报道秋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