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少师相国李公

城守麾强弩,诸班果翕然。
云梯攻正急,雨箭勇争先。
中夜飞雷砲,平明破火船。
如公真徇国,绘像冠凌烟。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楚天碧。秋晚尘清禁陌。朝鸡静,班退晓墀,回马金门漏犹滴。千官佩如织。来作黄扉寿客。黑头相,玉虹紫貂,亲奉春慈拜南极。
丛萱燕堂北。正霭护犀帷,香泛鲛额。瑶池女伴驻鸾翼。拥歌袖笼翠,舞荐铺锦,屏开家庆怎画得。想人在仙宅。
今夕。是何夕。正月满槐厅,凉透木熏席。黄花满地弄寒色。喜蛩雨初霁,雁风又息。龙楼宣劝,万岁里、宴太液。
天然不比花含粉。约月眉黄春色嫩。小桥低映欲迷人,闲倚东风无奈困。
烟姿最与章台近。冉冉千丝谁结恨。狂莺来往恋芳阴,不道风流真能尽。
晚妆初试蕊珠宫。随步异香浓。檀槽缓垂鸾带,纤指捻春葱。
莺语巧,上林中。正娇慵。暂教花下,帘影微开,多谢东风。
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
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
黄尘投老倦匆匆,故绕盆池种水红。
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
软红十里平如掌,马蹄踏沙轻不响。
金袍玉带五陵儿,飞骑击球珠作赏。
身轻擘捷马游龙,彩仗低昂一点红。
倏忽飞星入云表,据鞍回袖接春风。
有时随地香尘滚,杨花乱扑桃花粉。
就窝夺得笑归来,月牙轻旋骊珠稳。
一生娇贵厌朝天,不信人间有倒悬。
但得花间风月好,打球场上自年年。
万里青天起崖石,韩愈城南之寸碧。
孤云欲去且为留,转眼蛟龙忽狼籍。
崖中独树挽青铜,崖下流泉掷飞帛。
峰峦屈折隐高贤,花木萧疏隔飞翮。
合浦洲前落日明,东风吹散笛中情。
芙蓉半老胭脂苑,杨柳轻笼翡翠城。
轻舟细马平生愿,画里题诗眼更清。
一点灵明,两条坦路。怎生下手如何做。好教稽首上天堂,莫令失脚游阴府。日转金鸟,月生玉兔。森罗万象同躔度。劝君休要泥长生,时时

贺监东归谩自怜,思迷芳草绿芊芊。閒乘野鹤如骑马,醉著宫袍不上船。

晞发定从天姥顶,餐霞应在会稽巅。荔浆百斛山中熟,肯向苏家觅酒钱。

译案多年润法音,性根虽钝信根深。
无明不起冤亲等,应有龙天证此心。
守山东。
山东万岭郁青葱。
两溪共一泻。
水洁望如空。
岸侧青莎被。
岩间丹桂丛。
上瞻既隐轸。
下睇亦溟蒙。
远林响咆兽。
近树聒鸣虫。
路出若溪右涧吐金华东。
万仞倒危石。
百丈注悬潨。
掣曳写流电。
奔飞似白虹。
洞井含清气。
漏穴吐飞风。
玉窦膏滴沥。
石乳室空笼。
峭崿途弥险。
崖岨步纔通。
余舍平生之所爱。
歘暮年而此逢。
欲一去而不还。
怅邹衣之未褫。
揖林壑之清旷。
事氓俗之纷诡。
幸帝德之方升。
值天纲之未毁。
既除旧而布新。
故化民而俗徙。
播赵俗以南徂。
扇齐风以东靡。
乳雉方可驯。
流蝗庶能弭。
清心矫世浊。
俭政革民侈。
秩满归白云。
淹留事芝髓。

上尽丹梯十二阶,浮空金碧粲瑶台。三清日月檐边度,八表风烟掌上开。

凫舄方期游汗漫,云軿端欲访蓬莱。吟魂独绕阑干角,望断安期竟未来。

天光尽处是平原,目断寒榛望欲昏。人语夕阳闻远渡,马鸣春草识遥村。

白麟奇木终童对,鵩鸟湘江贾傅魂。长路关心自消遣,独怜幽意向谁论。

更阑待月华,风露寒欲僵。
一封朝奏夕南迁,抖搂精神笑出关。
只有诗书来眼底,更无侪辈敢通函。
圣恩宽大时时降,天意难明特地悭。
鬻药买田非立异,甘心只作林泉计。
所求於世如斯尔,造物云何降毒厉。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家庭学问诚难继,我公超道独能诣。
日月有光还有翳,行人潸然咸出涕。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往年苍天夭伯氏,归咎云发千圣秘。
迁客萧寺得羁寄,未知曷犯苍天意。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与君城北寺,取次对床眠。坐即棋中隐,时逃醉里禅。

相招从白社,不拟问青天。但有加餐饭,无田亦愿年。

上人解作风骚话,云谷书来特地夸。
杨柳杏花风雨后,不知诗轴在谁家。

暮春残雪点征衣,晓起冲寒下翠微。胜境难忘情脉脉,名山乍别意依依。

岩前芝草劳僧赠,洞口桃花笑客归。万壑松涛千尺雪,结庐何日学忘机。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孟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绝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

圣敬通神光七庙,灵心荐祚和万方。
严禋克配鸿基远,明德惟馨凤历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