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最乐贤王子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广寒游。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
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满座烛光花艳,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亭际高枞满百围,不无山鬼此焉依。
咿呦为话当年事,曾见将军佩印归。

曲肱秋梦觉,剥啄打门声。鹊噪柳阴乱,鸡喧藤架倾。

写诗无阿买,联句有弥明。饮罢各分袂,月凉风露清。

沙平雪漫水涵空,路入千岩紫翠中。村远微明渔舍火,楼高斜矗酒旗风。

可怜方外狂司马,来伴田中一秃翁。南北相望三十载,心期不改断金同。

万山蟠兮新此一丘,吁嗟乎,
吉士兮灵辰不留。佳城郁郁兮马跼不进,
前冈隐隐兮不眠是求。竁蜿蜒兮有隧,
枕臯隰兮沃流。东望兮庐舍,
西望兮松楸。白云兮生死同壑,
黄垆兮杖屦昔游。孤哀哀兮罔极,
悼愁愁兮千秋。怅素绋兮莫执,
相尔些兮商谣。
逝者何由见,中人未达情。马无生角望,猿有断肠鸣。
去伴投遐徼,来随梦险程。四年巴养育,万里硖回萦。
病是他乡染,魂应远处惊。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
母约看宁辨,余慵疗不精。欲寻方次第,俄值疾充盈。
灯火徒相守,香花只浪擎。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
魄散云将尽,形全玉尚莹。空垂两行血,深送一枝琼。
秘祝休巫觋,安眠放使令。旧衣和箧施,残药满瓯倾。
乳媪闲于社,医僧婗似酲。悯渠身觉剩,讶佛力难争。
骑竹痴犹子,牵车小外甥。等长迷过影,遥戏误啼声。
涴纸伤馀画,扶床念试行。独留呵面镜,谁弄倚墙筝。
忆昨工言语,怜初妙长成。撩风妒鹦舌,凌露触兰英。
翠凤舆真女,红蕖捧化生。只忧嫌五浊,终恐向三清。
宿恶诸荤味,悬知众物名。环从枯树得,经认宝函盛。
愠怒偏憎数,分张雅爱平。最怜贪栗妹,频救懒书兄。
为占娇饶分,良多眷恋诚。别常回面泣,归定出门迎。
解怪还家晚,长将远信呈。说人偷罪过,要我抱纵横。
腾蹋游江舫,攀缘看乐棚。和蛮歌字拗,学妓舞腰轻。
迢递离荒服,提携到近京。未容夸伎俩,唯恨枉聪明。
往绪心千结,新丝鬓百茎。暗窗风报晓,秋幌雨闻更。
败槿萧疏馆,衰杨破坏城。此中临老泪,仍自哭孩婴。

经年梗泛判游踪,一笑惊从意外逢。甫见投诗辞柳恽,反因堕甑识林宗。

栖依共作梁间燕,磥砢孤生涧底松。毕竟因人非了事,谁将云海荡君胸。

羡君乐事故园新,问字谈经大有人。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

疗饥字少怜予陋,劝学言温鉴尔真。自忖不材终放弃,江潭瓠落客吟身。

聚本无端别可惊,寄书寄剑是生平。脱囊生赠吴三尺,完璧全归赵五城。

酒尽云山俱黯黯,夜深心烛共明明。前途鸥鸟如相讯,为道忘机是旧盟。

九府雄剧地,命举廉能吏。公乃得苏州,乘傅其往莅。

赋重役苦繁,豪猾踞奸利。衔尾请画诺,徉若不省视。

三日召庭诘,贯盈立捶毙。旋复蠲烦苛,条教釐次第。

搏击乳虎威,喔咻慈乌意。募佃官民田,减额第一义。

荒赈济农仓,馀充杂办费。粮马三十年,死者补以继。

棕布七百疋,阔者抱以诣。设法为之防,立簿为之记。

公以吏起家,故习知吏事。读书多奚为,善规自全计。

驿骚纠过客,横暴抗中使。巡方长揖之,拜跪斥往例。

诗献除新衔,礼恭报故谊。中丞诸善政,协力受委寄。

诏许得上书,动与朝廷议。上惟遂所请,下各行其志。

凡辖县有七,百万生灵系。道在手制人,而不受人制。

权轻民斯玩,法密政斯弊。即遇古循良,无能奏一技。

神驹责千里,先请宽鞭辔。

肃肃高馆静,寥寥夜何其。天汉当西楼,流月正徘徊。

仰观列宿悬,俯视平湖漪。良时奉嘉会,执手叙所怀。

清言以适意,留连忽忘疲。且当娱兹夕,明晨与子辞。

五月黄云全覆地。打麦场中,咿轧声齐起。野老讴歌天籁耳。

那能略辨宫商字。

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蝴蝶翩翩矣。客至夕阳留薄醉。

冷淘饦馎穷家计。

艳异争传本事诗,返生香里逗情痴。春风有底干卿事,记取桃花见面时。

宫亦有时激,羽亦有时沈。苟能识其意,变化皆从心。

不见思归乐,商调可犯角。不见如意娘,角调可犯商。

河分桥柱如瓜蔓,路入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沟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三枫何习习。
五渡何悠悠。
且饮修仁水。
不挹背邪流。

大夏尧遗俗,汾河汉豫游。今随龙驾往,还属雁飞秋。

天行肃辇路,日驭翼华辀。朝乘六气辩,夕动七星旒。

谷静禽多思,风高松易秋。远林才有色,遥水漫无流。

京华佳丽所,目极与云浮。但睹凌霄观,讵见望仙楼。

锁门皆秀发,鸳池尽学优。待君草封禅,东山观射牛。

倚竹相看翠袖寒,月中弄影见飞鸾。形容何似清癯甚,雪满空山岁又阑。

木垒旧名河,谁曾放棹过。雪消容有水,春冷竟无波。

北套平沙阔,南山落照多。故人逢意外,肯惜醉颜酡。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惹袖尚馀香半日,
向人如诉雨多时。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独擅东南美,谁知十八娘。笑颦俱有味,朱粉不迷香。

璀璨珠生掌,清泠露入囊。风流须第一,饤座每难忘。

满塞旌旗镇上游,各分天子一方忧。
无因得见歌舒翰,可惜西山十八州。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