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戎车百两去难攀,秣马前驱矢石间。析木旧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颜。
传声已报连三捷,触热那辞冒百艰。束缚会看擒颉利,灰钉何待执戎蛮。
清谈一笑时能共,妙语千篇未可删。缓带且从黄阁老,峨冠行奉紫宸班。
分携坐叹虚悬榻,老病怀归祇故山。他日小舟能过我,万峰深处有柴关。
潼关将军才且武,五千士卒健于虎。朝廷养汝为阿谁,盗贼公行如不睹。
昨日官车将到关,西风放颠尘满天。钱囊衣箧系车后,歘来掣去同鹰鹯。
南望京师五千里,僮仆所资馀有几。离家渐远亲故稀,向我长号泪如雨。
嗟嗟僮仆汝莫愁,圣人在上治九州。会看海内皆富足,关不须防无盗偷。
声咽瑶琴,梦回远水,空教立尽斜阳。渺渺予怀,所思雾袂风裳。
心情欲托春风诉,怕春风、不到潇湘。悄无言,一度沉吟,一度思量。
闲窗读遍离骚句,向香边摩拟,画里猜详。一往情深,美人宛在中央。
碧云飞去秋无迹,又依稀、月淡烟凉。尽销魂,幽抱谁通,幽怨谁偿。
一方静治民安枕,天子英明用人审。慈厚薰然布帛温,威明皎若冰霜凛。
斡旋妙手经画馀,贯朽如山粟填廪。禁闼还容汲直归,淮南定报奸谋寝。
陆行渴怀抱,今渡沁河水。奔腾走百滩,声远闻数里。
我来坐其涯,肩担欣暂弛。不意山坞间,偶得见清泚。
连朝尘沙目,豁尔净如洗。虽云倦行力,对此亦足喜。
南风吹青蒲,白鸥忽飞起。
海畔闲鸥,趁萧斋夜凉、同赋团雪。又是疏帘吹雨,蕙枝香发。
漫诉琼箫旧怨,怕酒醒、垂杨凄绝。而今便、不梦扬州,暗愁消瘦诗骨。
尊前壮心易歇。听山阳倦笛,何事轻别。客里登楼,都换故乡云物。
多少西园俊侣,待共觅、棕鞋青袜。问恁日、顾曲人归,画栏重醉秋月。
女娲馀炼此孤撑,屼峍云天锦削生。满眼狂澜纷日下,老怀移欲障东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