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莲华峰下莲华水,万古来从天北隅。客子会须成利涉,个中还得问津无。
卯饮终日醉,万事付悠悠。醺然据榻瞑,檐雨方飕飕。
吾事幸无急,不醉欲何求。顾谓妇与子,酒尽为我谋。
连峰路塸堮,幽洞摩苍穹。石门松萝隘,伛偻趋儿童。
泠泠太古泉,环佩声丁东。相传吴越年,威凤翔其中。
后来山中人,盛事誇无穷。我疑王者瑞,岂预霸业雄。
元化有沦忽,世道多污隆。何时鸣朝阳,遥问山上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