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南荣枝叶各相当,抛玉挥金意共长。岸谷消沉羊叔子,推恩无分到中郎。
谁为天公洗眸子,试将把酒问姮娥。清光一片已如许,斫却桂时应更多。
昔者嘉禾郡,曾容谒长公。已焉地官宅,还获见今翁。
识面虽先后,陈诗匪异同。如何一再恸,祇向十年中。
昔我初挟策,年当弱冠余。中外四十载,还复来帝都。
城阙增气象,市阛多欢娱。衣冠徕远服,第宅耀长衢。
衮衮台省中,奕奕英乂居。曩时同学者,朗若晨星疏。
偶逢一二人,相揖讶髭须。所遇非旧观,老大增长吁。
弄团圞、组成蕲竹,传看纤手难释。生绡纨素难比似,换却向来成式。
霜雪质。更隐映,斜纹不与甘蕉匹。细看成碧。似绿水生波,雁行云外,疑是个人织。
谁行倩,妙手丝丝轻擘,此君再世踪迹。从来尤物难长久,止恐秋风先逼。
须护惜,为巧夺天工,造物偏乘隙。深藏满月,怕瘦减清辉,雪香飘堕,无处觅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