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年官黄冈,清俸缘手空。饱暖到茕独,吾宁守其穷。
朅来漆塘山,?稏收横纵。自言畏多累,不复爱亩钟。
负郭鄙苏子,沉舟似庞翁。绝胜南阳人,辛苦耕隆中。
遗后但清德,有子人中龙。
世人何局促,奔走鬓苍苍。闻道馀杭守,独游何有乡。
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
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谒帝朱为绂,还家綵作裳。
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
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
燕山自西来,连峰划中绝。有泉出其间,终古流不歇。
石缝漱潺湲,螭头泻幽咽。罗注粲成帘,激射喷为雪。
怒声亦砰鍧,静性终昭晢。肺肠藉洗湔,毛发归莹澈。
珠体碎复圆,玉流方以折。缅怀六龙来,坐觉万象别。
天光借澄明,日影增荡潏。幡幢乱山椒,貔貅遍林樾。
谁知百年后,尚睹孤亭臲。悠悠彼渔竿,盈盈者仙袜。
不忍向唾洟,胡能斯厉揭。虎跑真浪传,趵突差可啜。
醉破刘伶醒,病失相如渴。卫公递莫通,陆子评久缺。
何当携一罂,归洗人间热。
挈榼西园去,花光照月华。共看花上月,肯负月中花。
酒与花俱白,人如月不瑕。且陪月花醉,何用苦思家。
贵盛多士趋,衰贱亲友弃。投老涉险艰,谁人敦气义。
往岁客吴越,保身无善计。风雨交横来,仓皇不知避。
阴云竟日起,龙蛇沸相噬。咫尺且莫期,千里讵能致。
徘徊畏涂上,所向色憔悴。不有高世士,缓急吾何恃。
时时想旧情,涕泪满衣袂。恨无缩地法,一见陈往事。
绝塞悲鸿鹄,秋原老骐骥。同心不在眼,蹉跎愧前志。
六甸城头急皋鼓,六甸城西争战苦。城工未毕烽烟来,螳臂支撑安足数。
将军起家果何自,定许军中推壮士。一身战死不知名,剩有残碑留此地。
想当铁骑漫山时,深入重围尚不知。肉博短兵亲荡决,万人披靡看英姿。
瞋目奋呼重格斗,烈士沙场甘断脰。裹尸马革本初心,笑煞援师终不救。
归元先轸面如生,温序衔须怒未平。所部健儿齐恸哭,匆匆渴葬即佳城。
如何勒石惟留姓,猿鹤虫沙归一尽。家风不愧豹留皮,铁枪后裔多刚劲。
只今荒草深茸茸,鼪鼯窟穴通幽宫。达里未收刘綎骨,谁从边徼吊孤忠。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