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

春鸟窥绿窗,踏落庭前花。美人为之笑,鬓脚风中斜。

不惜花踏残,只愁鸟惊去。姹娅背人飞,林深无觅处。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你喜欢
年来还未上丹梯,且著渔蓑谢故溪。
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
未尝青杏出长安,豪士应疑怕牡丹。
只有退耕耕不得,茫然村落水吹残。
冰雪肌肤,靓妆喜作梅花面。寄情高远。不与凡尘染。
玉立峰前,闲把经珠转。秋风便。雾收云卷。水月光中见。
里闬游从早,江淮契阔稠。
勤君分月驾,共我济风舟。
日者言犹在,辰乎叹莫留。
佳城云水隔,老泪逐江流。
野岸涨流水,名园纷杂英。
旭景冠盖集,清谈樽酒倾。
重此台省秀,驾言江海行。
已喜怀抱粹,况推材实精。
众许极高远,时方藉经营。
讵止富中廪,固将泽东氓。
还当本朝用,不待芳岁更。
功名自兹始,勿叹华发生。
追思初摄大夫车,得助堂前见舅姑。
三十三年归梦枕,一生一死隔黄垆,
时危剩着人间我,境换遥怜向者吾。
伯也叔兮今已矣,誓偕仲季勉终图。
爱山端有素,拘俗亦可怜。
昨守当少郡,不识隐静山。
羡师来又去,愧我复何言。
尚期无久住,归送我残年。

抛却浮名恰到闲。却因猥懒得颟顸。从教道士夸悬解,未信禅和会热谩。

山院静,草堂宽。一壶浊酒两蒲团。题诗寄与王夫子,乘兴时来看药阑。

一挂征帆动八龄,扁舟东出此重经。远看篙水和烟碧,满拟鬟峰似旧青。

江上化龙哀宝剑,雨中骑马读碑铭。宵来多少琵琶舫,声在人亡不忍听。

太湖之东水拍天,鲛人结室龙为渊。丁生胡为独嗜此,清兴直欲窥无边。

洲头高搆淩虚起,春风淡荡吹香芷。不异幽人水竹居,还同处士柴桑里。

有时怀术出吴中,藜杖看山日几重。云外经时多马迹,花间坐处即仙踪。

羡君爱山仍爱水,醉来扫向丹青里。戏墨与人不索钱,临流更结湖中意。

湖中意,清且长,嗟予此乐亦不忘。归将载得湖上月,为尔鼓枻歌沧浪。

才沐兰汤又插兰,天香何以到人间。竹床散发西窗睡,悟入花神几个关。

高步青霄计未差,征途祇暂走尘沙。烟波江上吟芳草,风雨城东看落花。

揽辔欲追千载士,扣门肯向五侯家。遥知斋阁清无事,满架残书整复斜。

春云护雪未全消,老柏垂冰冷不摇。雁柱十三弦上月,酒阑香烬可怜宵。

寸田何茫茫,其广周九野。超然凌昆崙,银河夜西泻。

高厉风尘表,日月乃在下。神官役鬼工,楼观丹青假。

勾陈与玄武,卫此神明舍。麻姑别千霜,岂是得道者。

不见海三枯,白发徒盈把。

芙蓉著花已烂熳,浊酒弹琴聊少停。数声别鹄隔江渚,一醉秋天空玉瓶。

况当宾客欲行迈,忍使风雨即飘零。攀条掇英重惆怅,但愿花开长不醒。

皓日照白马,查公往南荒。南荒二千里,马瘦道路长。

官役相程期,车载十日粮。路经龙虎山,且住深净堂。

诸公设高会,四座排金觞。繁弦间豪管,侍女清歌扬。

问君行藏计,陈义富且详。为言十四五,博学交老苍。

少壮志浩荡,仗剑游四方。不意晚得仕,鬓发飞秋霜。

教授古吉州,讲论明三纲。读律始亲民,竟过炎海旁。

出为县主簿,又恐案牍忙。庐阜青遥遥,彭蠡深泱泱。

岂无田园居,亦可归耕桑。不敢慕高尚,匪图承宠光。

恭惟古君子,气貌何端庄。昔在习凿齿,今之汉仇香。

方当盛平世,帝圣辅弼良。四裔息征战,畎亩无旱蝗。

凡居郡邑职,敬戒垂永臧。上当宣德化,下欲赤子康。

公行勿迟留,鸾凤终高翔。山云白浩浩,海月秋茫茫。

寄书问骨肉,毋使失相望。鄙夫江海客,年小血气狂。

把酒执衣袂,赠之紫游缰。人生贵交谊,自此毋相忘。

地僻风犹古,年丰俗易淳。老翁谈往事,稚子乐嘉宾。

竹荫炊烟绿,桑园酿酒醇。陶然邀共醉,击壤作尧民。

自鹿车共挽,欣叨进琼庠。文场声誉起,期予破天荒。

庚午年大比,秋闱举于乡。计偕将北上,厚赠充行装。

爱我如所生,期望大显扬。甲戌捷南宫,慰公与高堂。

啧啧听人言,称公眼力长。职授行人司,乞假归称觞。

方图报寸草,谁料厄黄杨。悠然乘化去,曷禁心悲伤。

歌舞从儿女,艰难忆父兄。

澹泊贤侯似衲僧,功深心地枣梨生。画堂歌舞聊娱客,客退依然禅榻清。

风静绮窗闲。一任妆残。昼长何事倚栏干。好梦不来春便去,几度芳年。

极目楚江寒。烟棹平澜。月欺津渡雨欺山。帘外柳花飞絮也,因甚阑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