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和渊明贫士诗寄诸子侄云重九俯迩樽俎萧然今余亦有此叹因次其韵将录寄梁溪诸弟以发数千里一笑 其六

自我去廊庙,远举如飞蓬。徇道敢怀禄,谋身殊未工。

空馀耿耿心,不惭楚两龚。幸然诸季贤,意气与我同。

何当恩听归,兵息道路通。却寻惠山路,杖策得相从。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你喜欢
济楚衣裳眉目秀。活脱梨园,子弟家声旧。诨砌随机开笑口。筵前戏谏从来有。
戛玉敲金裁锦绣。引得传情,恼得娇娥瘦。离合悲欢成正偶。明珠一颗盘中走。

齐眉去,朝天回。一声号,千声催。土匀才布一抟许,试锥只恐锥锋摧。

万仞连云绝川路,胡骑回还不敢觑。但云本是汉家地,如此携家渡河去。

渡河去,莫回头。汉家人人要首级,渭州门外签尔喉。

暂来不复去,梦里到长安。
可惜终南色,临行子细看。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微禽负大耻,劲气横紫冥。
口衔海山石,意欲无沧溟。
沧溟茫茫云正黑,涛山峨峨护欲国。
假令借尔秦皇鞭,驱令石头填不得。
布囊盛土塞江流,孙郎览表笑不休。
劳形区区雠浩渺,志虽可尚难乎酬。
蓬莱有人怜尔苦,劝尔休休早归去。
精卫精卫我亦劝汝归,沧海自有变作桑田时。
草际春回残雪消,强扶衰病傍溪桥。
东风不管梅花落,自酿新黄染柳条。
湘南估客发西津,东入姑苏花正春。
独有相思数行字,欲从江海问情人。
晚过新兴寺,扶藜野步轻。
鸟啼春雨足,花落午风晴。
僧室连云住,山阿带雾行。
武陵归路近,已听涧松声。

锦阵风雌夺葆幢,万群茶火怯宵摐。烧残梁殿缃千帙,击碎鸿门玉一双。

十里荷香消汴梦,三山芳草送吴降。扬州婪尾春犹在,小住何妨眷此邦。

云中江树冷萧萧,溪上僧归倚画桡。
谁为秋风乘兴去,松窗先听富阳潮。

六经既降诸子出,后代枝叶何其多。眼中万卷忽如扫,无乃天意憎繁苛。

陈言故纸本糟粕,吾道耿耿终难磨。劫灰不赭孝先笥,昼卧坦腹时摩挲。

风兰舞幽香,雨叶堕寒滴。美人来不来,前山看向夕。
百法驱驰百年寿,五劳消瘦五株松。
昨来闻道严陵死,画到青山第几重。
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螀。
残秋莫坐空堂夜,二十五声点点长。
坐久语寂寞,泉响忽翻空。不知龙者为雨,雨者为成龙。看取交流万壑,不数飞来千丈,高屋总淙淙。是事等恶剧,裂石敢争雄。
敲铿訇,扪滑仄,藉蒙茸。苍浪向来半掩,厚意复谁容。欲说正元旧事,未必玄都千树,得似洞中红。檐语亦颠倒,洗尔不平胸。

明月隐林际,流光故徘徊。之子如白云,咫尺不我来。

日暮横暝色,苍然落莓苔。客心坐沈寂,商陆温残灰。

愿得玉浮梁,痛饮三百杯。酒酣喝月出,照我登高台。

长啸临八表,詄荡天门开。仙人披羽衣,翠盖翔鸾回。

抗手往从之,一洗缁尘埃。

蔽空秾绿门前路,匝地疏苗户外村。暂宿云房叩虚寂,红尘意味不堪论。

候晓天门辟,朝天万国同。瑞云升观阙,香气映华宫。
日色临仙籞,龙颜对昊宫。羽仪瞻百姓,献寿侍三公。
化被君王洽,恩沾草木丰。自欣朝玉座,宴此咏皇风。

登舟非古岸,还似阻西陵。箕伯无多少,回头讵不能。

望紫云翁,启明在东,长庚在西。但空有寸心,荆州江汉,未能百里,弱水沙黎。菊底秋深,樵边信至,一曲阳春草木知。长吟咏,觉声如韩操,骨似陶诗。不应鬓发能稀。七十寿强如六十耆。想高谈倾坐,风斯下矣,微辞漱物,清且涟漪。谩说磻翁,休夸淇叟,用舍行藏各有时。真修养,有近思家学,字字参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