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拾青轩咏竹

论诗远到二南风,句里波涛得意浓。
我亦赓酬还自笑,真成鱼目眩骊龙。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即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漏移寒箭丁丁急,月挂虚弓霭霭明。
此夜离魂堪射断,更须江笛两三声。

涓涓水咽众山泉,隐隐雷惊二月天。共喜春工能应候,方知节物似烹鲜。

倦途所欠无多子,胜日相逢又一年。好是群花应竞发,不须留待柳三眠。

满地残花过雨天,槐阴庭院响新蝉。
轻敲金奏当窗外,闲拨银筝向枕边。
晓露吸残青草岸,晚风吹出绿杨烟。
家山深处林亭好,曾被繁声聒醉眠。

幕天席地供馀酌,惜月留云忆旧书。今日海边消息断,空令稚子摘芳蔬。

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岐。
触类风骚远,怀贤肺腑衰。河桥送别者,二子好相知。
不见骊塘路,茫然四十春。
长为异乡客,每忆故时人。
水阅公三世,云浮我一身。
濠梁送归处,握手但悲辛。

人生遇坎与乘流,入则藏脩出则游。风顺鹍鹏须击海,时来蟋蟀自吟秋。

教经已胜金籯赠,遗锦惭无玉案酬。着脚兰台自今始,悬知下笔不能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君居空馆一床横,霁雪阶除半尺明。避世重来金马日,向余久得石交情。

张镫酒煖真欢伯,拥袖诗寒觉瘦生。萧瑟思乡怀旧意,当轩星转北风声。

桃源欲觅恐荒唐,此境依稀在海昌。避世尝闻隐君子,问津何必待渔郎。

绛霞蒸处层层远,红雨飞时点点香。欲效陶潜重作记,东风回首意微茫。

冷面宜教冷眼看,只惭索米向长安。阴崖何限枯松树,望见屏帏尽牡丹。

天吴踊灵壑,将驾奔冥霄。
飞廉振折木,流景登扶摇。
洪川伫宿浪,跃水迎晨潮。
仰盻蹙玄云,俯听聒悲飙。

逾月留京国,春光总不知。
可伤连夜雨,好似暮秋时。
有客来无酒,逢人只说诗。
官中闻闭籴,应是细民饥。

灵武城高接夏州,逶迤山势引边愁。胡来六月山烽火,农起千军尽戍楼。

草树阴阴刁斗夕,云沙莽莽玉关秋。比年耆旧多湖海,节制谁能范老俦。

蘼芜绿长香簇簇,双雁忘机相对浴。东风何事不归飞,应念江南春草绿。

燕山密雪正茫茫,况有桃花水满塘。毕竟不如归去好,楚云湘雨是他乡。

儒林有丈人,学究天人奥。通眉举明经,遽赴玉楼召。

于时询童乌,芳龄始逾悼。客来执诗问,瑟僩了义妙。

文人厄九命,后嗣终食报。宦达何足言,持身等圭瑁。

绣衣争国论,彩笔述庭诰。鲤庭旧闻存,伊今洵克效。

嗟子废《蓼莪》,哀思正周调。寸草腐无称,辜负春晖照。

承君犹不弃,示我图中貌。努力振家声,相期在忠孝。

剪水凌虚飞雪片。认得清香,雪树深深见。传粉凝酥明玉艳。含章檐下春风面。
照影溪桥情不浅。羌管声中,叠恨传幽怨。陇首人归芳信断。万重云水江南远。
天不高,地不厚,
自是时人觑不透。但看腊月二十五,
依旧面南看北斗。

下马解貂裘。相携上酒楼。问年来、何地飘流。北踏幽燕南闽粤,憔悴了,十多秋。

身世等蜉蝣。功名雪满头。且高歌、一曲凉州。君若问余心上事,说不尽,半生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