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吾弟风尘色,淮南见欲惊。入门先问母,束带独怜兄。
海月照征袂,江烟沾客缨。松斋频共坐,花径每随行。
病齿能挥药,消中亦引觥。灯前儿女恋,榻下笑谈声。
不及姜肱被,山家枕簟情。
长林栖息自安如,谩劝閒人挈酒壶。世治有谁从醉隐,徒劳健吻汝知无。
高岳万丈峻,长湖千里清。白沙穷年洁,林松冬夏青。
水无暂停流,木有千载贞。寤言赋新诗,忽忘羁客情。
何处望琼州,中原地尽头。蛮烟山万点,海雾蜃千楼。
身世乾坤失,生涯日夜浮。更堪烽火急,消息断高秋。
清泠一派出岩阿,玉碎珠联洒薜萝。云母屏前涵碧露,水晶宫里荡银河。
流觞曲水相环映,鳞瓦华榱起郁嵯。自是沧浪最清澈,四时长听濯缨歌。
危亭倚岩隈,嘉名叶地谶。时浮桂籍香,永绝戈甲祲。
败柳袅烟丝,枯荷立霜枋。呼僮理吴榜,月夕欲乘兴。
朝云夜月浑难记,一霎还余萧瑟意。拟从故纸觅温存,昨日温存今日泪。
百年草草长如是,谁信初心随逝水。尊前我自怯杯深,却看众人都似醉。
佛具无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
无住亦无知,处处皆见佛。
去年今日赏僧鞋,又是秋风一度开。岂有灵根通佛性,欲凭行脚见如来。
缁尘洗尽元无染,浮世看残莫浪猜。仕路羊肠俱踏遍,宁将晚节共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