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愁二首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荡漾春风起,谁知历乱心。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长。凭送湘流水,绵绵入帝乡。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猜你喜欢

十九年辞汉,花如旧日开。自持天外节,谁寄陇头梅。

死恨节旄尽,生知仗信来。春风横浦驿,夜雪满乡台。

插鬓人空老,沈云雁未回。何因香入月,下照拂云堆。

相送不觉远,离亭寒日斜。
川途分野色,僮御想京华。
背水当公战,凌云属赋家。
前春得意处,酣燕上林花。
自余居田野,未免病与贫。
常把神农书,每以药物亲。
处方犹持法,义比君使臣。
但恨无余资,岂及疗我邻。
笔头不中书,聊可备急人。
昨日除吏来,吾邦为长民。
欲溺复燃灰,败笔前已陈。

萧萧初觉澹云轻,飒飒如闻转树声。收拾光辉浑在眼,应知骑省赋初成。

馀寒驾春风,入我征衣裳。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

士耳恐犹坠,马毛欲吹僵。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

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可怜当此时,不湿地上霜。

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阳。

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归来好,两岁引年章屡草。圣恩宽辱不容闲,今得生还真大造。

袅袅秋风竹上生,十年毛羽未全轻。箫声莫向中宵动,瑶草沙中月正明。

风霜独卧闲中病,时节偏催壑口蛇。
篱下落英秋半掬,灯前新梦鬓双华。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会待此心销灭尽,好持斋钵礼毗耶。

神境三光表,王车十月行。霜随龙旆肃,风送马蹄轻。

云馆迎千乘,仙台望五城。岩前金灶古,树杪玉泉鸣。

听讲淮南道,闻吹子晋笙。遥知随侍好,频有咏歌声。

曾坐春风醉叵罗,风流谈麈听悬河。棱棱气节生难敌,籍籍声名死不磨。

洛社衣冠知有几,襄阳耆旧惜无多。可堪执绋溪前路,烟雨凄凄听薤歌。

阴阳不可知,鬼神惟杳冥。暂试武帝貌,一见李后灵。

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贤圣共草昧,仁智焉足明。

变化未有极,恍惚谁能精。

积年难晤面,今日共登台。诗看前人咏,樽因我辈开。

霜鸿依泽集,星使泛槎来。极目江天外,风烟蔽草莱。

方舟临古渡,分路思依依。
自是行人众,非关送客稀。
晋山将北向,楚水复西归。
同作离群雁,君还一处飞。

雨笠冒宿雾,风蓑拥春寒。破块得甘霔,齧塍浸微澜。

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谓彼牛后人,著鞭无作难。

塞外风烟河上尘,归来始觉二毛新。承明自厌始趋直,沧海还思一濯巾。

幕府旌旗初压境,画船歌吹便行春。湖山满目旧游在,何日从公醉紫莼。

秾李花开雪满空。缟裙香袂俨春容。艳妆一笑喜相逢。
拟倩清歌留白日,且扶残醉殢东风。好迟留处却匆匆。

江山无穷期,游子去安适。征衫挹新爽,小艇破远碧。

濛濛烟雨细,黯黯湿云积。晴光晚忽霁,秋色淡无迹。

香过茭叶青,响入荻花白。近水千家出,穿桥一径僻。

鱼虾足飨飧,妇子自晨夕。人生本安间,嗟尔远行客。

须是南泉第一机,不知不觉蓦头锥。觌面若无青白眼,还如■■守空池。

春日映朝霞,新妆出绛纱。
开帘惊宿鸟,倚树落危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