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仙李盘根远更芳,妙龄双桂看翱翔。绣衣俗美澄清效,墨绶民安恺悌方。
东閤挥金欢上客,春田种玉燕诸郎。年高七十通朝贵,剩馥犹令毕万昌。
自织纤纤娇女葛。露花蝉翼同轻滑。裁为夫婿夏时衣,风莫绉。
汗莫透。管取清凉长似旧。
盛事流传记昔贤,橡花红遍岭东天。神州苍莽英雄出,不为科名合著鞭。
游踪奇谲避秦馀,行到苕溪好卜居。未免妻如何□肉,可无女与蔡邕书。
知兵不借妻云气,晓事空驰日月车。用世人言王景略,一瓢伴我老樵渔。
引髭聊试颇安然,正好凭依学坐禅。儿女环观齐指笑,朱颜犹未怯双莲。
良辰美景相随至,故里他乡总是过。但要诗篇答花月,不须归梦绕烟萝。
谋生笔砚虽云陋,溷迹渔樵岂足多。一任天公巧磨折,固穷有术奈予何!
送君此日会何年,携手河梁一惘然。镜里银丝三十丈,到头赢老不赢钱。
庙貌森严紫翠间,犹馀风度照庾关。却封不惧寒仙客,计叛空怜走禄山。
金镜千秋披赤胆,玉环万古锁愁颜。峨眉山上看啼鸟,始信开元可召还。
汾水汤汤绕旧居,白牛溪畔雁飞初。早知道不关穷达,应悔金门轻上书。
回首乡园云树绕。数到归期,十里长亭道。流水落花春去了,碧天无尽连芳草。
帆影欹斜惊水鸟。几处邻舟,漫作清商调。檀板轻敲歌袅袅,箫声不管离人恼。
拜杖谯楼血肉飞,少年帕首奋重围。惜君生后陈同甫,独使丹阳有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