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歌

先秦·佚名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沧浪江的水清澈哟,可以洗我的冠缨。

沧浪江的水浑浊哟,可以洗我的脚。

注释

沧浪(láng狼):水名,当时指何处有争议,有说《水经注》所记溳水,春秋时又名清发水;有说汉水;...更广为接受的说法是谓指水清澈的样子,并非特指某一江河。

濯(zhuó浊):洗。

缨:结冠的带子,系于冠的两侧,着冠后挽结于颔下。

赏析

  《孟子·离娄》中说孔丘曾听到有小孩子唱这首歌,并没有指明在何处听到此歌谣; 广为接受的说法是谓指水清澈的样子,并非特指某一江河。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注释:“浪,音郎。沧浪,水名。缨,冠系也”。《楚辞·渔父》写屈原听过渔父唱这首歌,因屈原曾被放汉北。

  就诗的蕴含而言,首先,因为江河之水同洗浴联系起来是在天气和暖之时,而且是一件愉快的事,所以这首诗从意象上来说是美的,从情调上来说是轻松的。其次,作为产生在民间的歌谣,似乎同屈原作品中表现出的喜好修洁的思想也不无关系。洗浴和修身,这是至今常被人们联系起来的一对比喻。再次,它表现了一种贴近自然、适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可以说,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基本的思想

  这首歌说:人根据水的清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清的时候洗冠缨,浊的时候洗脚。就生活实际而言,水浊自然不便洗冠缨,但清水洗脚,也应更好,脚虽贱,不至于没有在清水中洗一下的资格。所以,这首歌乃是表现着一种人生哲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首诗中提到“水”,提到“我”,提到水的“清浊”变化,它正是揭示了某种关系。由于其语言的质朴和含蓄,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理解。这里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人同社会、同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楚辞·渔父》中写屈原在“众人皆醉”的情况下“独醒”,“众人皆浊”的情况下“独清”,因而遭到放逐。渔父是一个隐者,对事物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所谓“不凝滞于物而与世推移”。所以他劝屈原随波逐流,屈原不听,他便唱着这首歌鼓枻而去。渔父是将世事喻为“水”,水之清浊人不能制,但人可以根据水的清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是水所无可奈何的。如果从人同自然的关系上说,掌握规律,为我所用,这是对的。但渔父是以此来表现他无是非、无原则、明哲保身的生活态度,这就有问题了,当然也就同屈原那种坚持真理、九死未悔的精神格格不入。

  如果以水喻一个人的品性,以人对清浊有差的水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喻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则这首歌的启迪意义又不相同:只有你“清”,人们才拿来“濯缨”;如果你“浊”,人们就只拿你来“濯足”。故孔子在听到孺子歌这首歌,便对他的学生说:“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作为人生的经验来说,孔子的解释更具积极意义。

  一首诗能够对具有不同阅历、处于不同环境、面临不同问题的人都有启迪,应当是可以不朽的。《孺子歌》正是这样。

  猜你喜欢

予方居忧艰,胸怀积疮刺。昏明走月月,惨惨绝生意。

杜门厌过从,掩耳避时事。韩子我所佳,招我勤有谓。

城南访永叔,共可豁蒙蔽。是时穷阴久,泥淖没马鼻。

区区不惮远,饥渴奔高谊。永叔闻我来,解榻颜色喜。

殷勤排清樽,甘酸饤果饵。图书堆满床,措论极根柢。

伊余昏迷中,忽若出梦寐。划然毛骨开,精神四边至。

既归尚泠然,数日饱滋味。韩子叹不足,作诗畅情义。

烂如珊瑚钩,光艳不可闭。迫余使之和,庶以同气类。

自顾屯钝极,出语少姿媚。抉剔虽强成,徒使肠胃沸。

永叔经术深,烂熳不可既。虽得终日谈,百未出一二。

仓皇逼行役,萧飒包素志。不日便乖拆,安能讫精粹。

他年老门墙,君子无我弃。

闻道山炉一炷香,三馀常得寸心降。直须了取诗千首,始可闲期璧一双。

梅润未能排絮帽,日阳只拟上云窗。伫公纳锡充前列,毋使迟迟出九江。

石濑光洄洄,沙步平侹侹。
枫林名一社,春汲共寒影。
藩篱曲相通,窈窕花竹静。
兹焉自足乐,未觉丘园迥。
令尹虽无恩,黠吏幸先屏。
叭当谨时候,田庐日三省。
骄儿休马足,高廪付牛领。
无人横催租,烹鲜会同井。

岁月人同历,偏殷古圣心。影占双阙迥,光惜半庭沈。

当旰犹忘食,中宵已正襟。如将同度意,弥迫及时忱。

密察玑衡运,旁求鼗铎音。俨凭三尺陛,频验一圭阴。

亮采功无缓,陈谟意可寻。更闻颁《小正》,应使万民钦。

岭南三月桐未华,柳才生发青鬖髿。緤布欲裁无棉絮,冷淘欲作无槐芽。

雨多天乔皆烂死,一春花蘤失红紫。水潦不忧却忧旱,春雨未应逢甲子。

农夫奔走争祈晴,吉贝豆苗伤已矣。已过清明十馀日,苦寒尚与龙荒似。

餐眠谁问浣花翁,一日素书三四纸。抵死饥寒不忍言,甘心沟壑今如此。

屏山远。兰期短。小花照水吴妆浅。红窗隙。朱唇的。

旧家池馆,画春无迹。觅。觅。觅。

悠然见。飘然散。玉笙鹤背天风断。空亭立。星前忆。

便伊香影,万珠量得。值。值。值。

画舫油?紫玉箫,棹歌缓缓度红桥。夫容落尽秋江阔,归去月明生夜潮。

华不注高秋气多,大明湖水落霜波。山川风景今如此,兄弟分携意若何。

宪府已应风玉节,亲闱长是近銮坡。明年三月春光好,更忆金台有雁过。

园景弄春韶,曾来醉绿瓢。谁知明月夜,尤胜艳阳朝。

竹碧茶烟度,池清蕙气飘。预愁城鼓动,独上木兰桡。

独依高楼望海天,迷离晚树锁春烟。东风吹醒江南梦,花鸟溪山二十年。

丈夫落落志四海,俗士拘拘守一途。羡子春秋当壮日,结交豪俊必通都。

孤舟惊浪千堆雪,片纸长江万里图。历览山川俱遍了,归来我欲问今吾。

入橘浦兮容与。心敞惘兮迷所识。视烟霞而一色。

深秋窈以亏。天上列星之所极。

旌旗交影凤池边,退食微闻午漏传。
犹比至元无事日,印文铜绿长苔钱。

荆河惟豫州,厥赋实第二。汝南天之中,亦属中上地。

漆丝既繁兴,纤絮以时致。洎乎井牧荒,农民乃多事。

或为旱潦侵,或因兵燹弃。阡陌纷错陈,沟洫久废置。

朝廷重稼穑,特设牧民吏。厚以赐复恩,重以荒田议。

匪惟念民依,亦将收地利。岂知群有司,相视等儿戏。

荆榛翳丘陇,瓦砾罗市肆。我欲呼流民,裹粮千里至。

相彼高下田,畀以耕耘器。播谷居其始,种菽及其次。

三时课晴雨,岂曰非善智。惜非劝农官,怀此终何试。

系艇松陵道,天空候雁过。晚山云影薄,秋水月明多。

客路凭舟楫,人烟近薜萝。苍茫芦荻外,鸥鹭满晴莎。

慈仁寺里双古松,霜皮铁干蟠半空。枝柯纷樛宛成盖,盛夏凛烈生长风。

我来冲暑憩松下,鸣涛谡谡骄阳中。禅堂深窅梵诵歇,一声两声花外钟。

閟殿载瞻般若像,巧制不与寻常同。庄严璎珞肉相好,僧言窑变非人工。

更有佛画惜未见,蛛丝烟炱尘久封。虚廊窈窕暮烟合,西山一点青濛濛。

吾乡亦有佳山水,朅来踪迹惭飘蓬。素衣尽缁面目槁,不如归去聊从容。

林屋幽邃甲天下,芒屦一双支孤筇。银床石室许相访,穷探或与灵威逢。

移榻纳凉乐事,行杯托兴闲身。月下一声长啸,庭前四顾无人。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
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昔我幽居地,三年病著书。复君勤苦业,对此惰荒馀。

宿火朝窗暗,新飙夜榻虚。过来一相忆,贪饭近何如。

买隐山村迹已深,轩车过客莫相寻。清泉白石通幽趣,野鹤溪鸥达素心。

看罢晴云峰有色,钓馀寒月水成阴。许由原有高风在,未辍箕山得意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