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寄子由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陈州城内美景多,柳花纷飞的地方,麦子随风摇摆,如金色的波浪一般。风平浪静之后,夜晚的大明湖犹如新磨的镜子一般明亮照人。湖上的小舟双棹齐飞,就好比织衣服的梭子那般在湖面上飞快来去。船上的采菱女们一齐唱着采菱歌,歌声悦耳动听。

平原之上,水云相接之处,水天一色,碧波荡漾。小楼之外,风和日丽,天气晴好。济南风光如此大好,但依然难解心中的相思之情。归去,为何就这般难呢?

注释

《画堂春》:词牌名,又名《画堂春令》。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四句,三平韵。上下片除第一句不同外,其余三句字数、格律相同。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鉴新磨:像新磨的铜镜。

采菱歌:乐府曲名,梁武帝《江南弄》七曲之五《采菱曲》,此指陈州女子所唱。

溶漾:波光浮动的样子。

暮云:杜甫《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后以“暮云春树”比喻对友人的思念,这里指暮云遮住望眼,看不见济南。

归去:指苏辙任满,将召还。

赏析

  上片追叙宋神宗熙宁四年秋,苏轼与苏辙同游陈州(今河南淮阳)柳湖的情景。当时,苏辙在陈州任学官,苏轼由汴京赴杭州通判任,途经陈州,二人相晤甚欢。词中以柳湖为中心描写景物,展开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柳湖以“柳”取胜,开头“柳花飞处”四字便是着力的一笔。对于湖面,苏轼着重写出它的明净,用刚刚打磨过的镜子(“鉴新磨”)来形容。苏轼笔下的景物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如“花飞”、“麦摇波”、“飞棹”等都富有动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自在、轻盈的美的境界,烘托出苏轼、苏辙二人游湖时欢快、悠闲的心情。

  下片写当前景物,并抒写了苏轼、苏辙二人离合的情思。开头两句用对仗描写眼前景物,在平坦、广阔的原野上,水天连成一片,波光粼粼,小楼上风和日丽。一切平静,安适,隐含着传告平安的意思。然而一想到远在济南的弟弟苏辙,苏轼心中便波澜突起。最后两句情、景兼到,抒写离愁曲折有致,而又深切动人。“暮云多”,既是楼头远眺所及的实景,因而成了苏轼远望济南的障碍物。篇末提到“归去”,是因为苏轼、苏辙二人早年曾有,早日隐退而为“夜雨对床”之乐的约定(参见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再祭亡兄端明文》),即使日后能如愿以偿,与当前的别离仍有巨大的“时间差”,因而深感痛苦和无奈,可见离愁的深重。

  全词,表达了苏轼对苏辙的思念之情。上片、下片之间的虚实变化用了“暗转”的写法。上片是由苏轼的回忆所构成的虚境,下片头两句则转换成眼前的实境,而其间未用任何字面加以提示,前后的联络与变化形成了一种“暗转”。这是写作艺术浓缩的结果。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九月,苏辙将罢济南掌书记任还京,苏轼作该词表达对苏辙深切的思念之情。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萧萧十月菊,耿耿照白草。
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风霜要饱更,独立晚更好。
韩公真躁人,顾用扰怀抱。

大痴石屋幽栖处,传是当年尚父庐。一自画师仙去后,白云深闭洞门虚。

桃树有花春可怜,醉归犹望洞门前。美人不得分明见,咫尺空濛隔暮烟。

归来乎,我生今踰四十秋,始悔识字求封侯。少年意气极骄偃,谓当平步金变殿。

那知命舛百事难,茧生两足沙漫漫。有时或堕荆棘间,努力自奋终强颜。

归来乎,君不见功成一将万骨枯,髑髅之血犹模糊。

弓藏鸟尽杀韩信,几败公事骂竖儒。笑挥珊瑚示侈靡,岂意奴辈便吾珠?

诛夷封籍可胜道,北风吹山山欲倒。平泉木石又谁家,金谷楼台半芳草。

归来乎,故家猿鹤遮我留,布袍暖胜貂鼠裘。巾车乘兴寻绝壑,展席随意临长流。

周旋世事但鲇头,高节每慕晋宋俦。归来乎,及早归。

生涯虽薄今尚存,尧舜不必吾侪论。携书稳读牛背日,领鹤閒种芝田云。

作劳暮归正当酉,击缶呜呜呼斗酒。

晦公词翰妙天下,可见元无一点尘。
为问争珠谁得者,须还真心趯倒净瓶人。

梅与月兮,问雪香秋影,几度黄昏。相逢惊诧,涴尽京洛缁尘。

空山耿耿,镇无言、色笑相亲。应顿悟、风前笛里,三生石上精魂。

一自心盟重订,便神交契合,随寓吾真。萧然水边林下,炯清辉、冠玉美丰神。

应酷似,家传清白,正献前身。

宦游惬深好,乃在名胜区。山水自足适,况兹职文儒。

横经有馀闲,逍遥出通衢。春服各已成,遂与童冠俱。

徘徊恣言笑,登陟忘饥劬。晴鸢戾层空,弱藻翻文鱼。

至理与景会,天机独吾娱。悠悠仰川上,眷眷怀舞雩。

咏歌返黉舍,高兴谁能谕。

翔鸿纵高姿,流水去不息。枉道别友生,扬舲望京国。

婉娈前途憩,萧条馀景匿。神京衣冠会,左右金阳宅。

驱马流星繁,垂轩春雾集。嘉子玉质朗,早通金闺籍。

行逢明主顾,入补词臣职。束带向晨趋,陪宴终日昃。

芳年易为晓,所愿崇令德。英英白云飞,渺渺青山隔。

秋风应节起,万里思亲客。迟子返旧居,衔杯数相觌。

簇花小银云作团,双尖绣袜星流丸,金蝉束腰燕盘盘。

燕盘盘,綵门下。第一名,齐云社。

荔支香遍古戎州,有客轻维一叶舟。如此溪山谁管领,夕阳重上吊黄楼。

苔色轻尘锁洞房,乱鸦群鸽集残阳。青山空出禁城日,
黄叶自飞宫树霜。御路几年香辇去,天津终日水声长。
此时独立意难尽,正值西风砧杵凉。

云共去时天杳杳,雁连来处水茫茫。

平芜漠漠雨初收,漫捲珠帘懒上钩。频簇青蛾窥远陌,柳阴蓦见紫骅骝。

少年艺苑喜同攀,老别那堪两鬓斑。南国书来投佩好,西秦梦绕报琼艰。

微名我自惭鸡肋,早隐君应恋凤山。惆怅故人天际远,几时携手解愁颜。

不能专习礼,虚心强觅阶。一年辞爵弁,半岁履麻鞋。
瓦恶频蒙cv,墙虚屡被叉。映树便侧睡,过匮即放乖。
岁暮良工毕,言是越朋侪。今日纶言降,方知愚计喎。

马颊山倾堕壶月,绿丝萦纽虫书齧。美人抱月思太京,对脸传红红欲滴。

凤旌片片下清漳,湿萤满殿秋宫凉。雁柱无声虬箭咽,黄花叶落愁鸳鸯。

绣奁黯退盘龙帕,丁香又送潘妃嫁。犹忆君王逐獭还,圆冰悄对残妆卸。

汾阴缥缈鸣鸾车,紫绦银带埋尘沙。香词缭綟那忍读,金鹊飞飞春日斜。

岁岁扁舟,浪迹他乡,今又吴陵。喜君家兄弟,尊前具在,当年台榭,月下重登。

隔座藏钩,分曹射覆,小槅玲珑午夜灯。光遥射,见玉兰枝上,花白于冰。

春天酒价初增。羡玉椀、香浮竹叶澄。恰臣犹未醉,还能一斗,君如不惜,更给三升。

馋更思羹,饥还索饼,琐琐应教小妇憎。聊相戏,想欲眠时候,娇困腾腾。

羲驭飙轮去似梭,五龙六甲眼前过。容添白发梅偷笑,官比黄州笋欠多。

绕郭沟塍知土辟,沿街烟火验时和。驽骀虽老雄心在,拔剑犹能斫地歌。

我皇膺运太平年,四海朝宗会百川。
自古几多明圣主,不如今帝胜尧天。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