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开樽当节序,归思莫匆匆。秋色犹南菊,寒声自北鸿。
几人心迹定,万事古今同。旷达真吾辈,何如栗里翁。
薄午炎蒸极,忻看雨足垂。似添池草绿,应洒陌尘缁。
吏道聊乘暇,幽襟复在兹。因思故里日,耕稼候东菑。
珍第偕金枕,同欢感异株。虞渊衣未浣,汉玺泥应濡。
疏干捎莺羽,繁英碍蝶须。桃蹊别弄色,泫露泣邢姝。
端居少宾客,鸟迹偏阶除。夏雨后兼旬,众木青扶疏。
金石何必陈,此乐当何如。永怀漆园吏,相去千载馀。
万物虽一体,忽若胡越殊。人苟不知我,我岂能知鱼。
昨宵两度梦君归,相见匆匆语亦稀。闻说归来秣陵住,未知此信是还非。
白月满天江水平,银河垂地寂无声。披衣独坐过夜半,拨剌跳鱼时一鸣。
为圃何汲汲,所乐在烟霞。露下剪青紫,或取黄金芽。
朝朝厌芳脆,时时易鱼虾。举觞清涧曲,一醉当山花。
今晨共谁酌,明夕去君家。及尔各强健,言笑欢无涯。
幽求苟如此,曰以忘纷华。
老树秋风雨不殊,一梧为我补新图。空庭闲静初飞叶,双字推敲偶撚须。
旧日风霜深阅历,清时雨露久沾濡。结根自信栽培厚,秀茁孙枝第一株。
绿杨深处黄鹂坐。苍苔门巷无人过。帘卷接湖光。六桥车马忙。
锦塘花历乱。云拥雷峰暗。触绪抚瑶琴。澄怀一寄心。
城南百花开满洲,城中主人招我游。急唤吴姬歌小曲,莫令花落起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