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
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従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许。
潜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
塔上的一个铃铛在自言自语:“明天有狂风不能渡过江南去。”
早晨风吹白浪拍击着青色山崖,又从山崖倒射船窗化作点点飞雨。
高大宽阔的楼船不敢航行,一叶小小的渔舟却任随风浪翻舞。
细思量奔往湖州又有何事可忙?倒暗笑蛟龙掀起怒涛为了什么缘故。
无事久留童仆就会责怪,这场大风使妻儿同意我在此地暂住。
潜山道人独自在做些什么,半夜不睡静静地倾听寺中的木鱼梆鼓。
⑴“塔上”句:《晋书·佛图澄传》:“(石)勒死之年,天静无风,而塔上一铃独鸣。澄谓众曰:‘铃音云:国有大丧,不出今年矣。’既而勒果死。”此处化用其事。
⑵颠风:狂风。杜甫《逼侧行赠毕曜》诗:“晓来急雨春风颠。”
⑶龙骧(xiāng):晋龙骧将军王濬受命伐吴,造大船,一船可容二千余人,后因以龙骧称大船。万斛(hú):形容船容量极大。古时一斛十斗,南宋末改五斗为一斛。
⑷渔舟:一作“鱼艇”。掀舞:翻腾。
⑸城市:指前往湖州城。底,什么。
⑹怪:责怪。
⑺此风:一作“有风”。妻孥(nú):妻子儿女。
⑻潜山道人:即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唱和。苏轼赴湖州任途中,过高邮时与他相会,并与之同行。
⑼半夜:一作“夜半”。粥鼓:即粥鱼,僧寺于黎明击木招呼众僧食粥,木像鱼形,故称粥鱼。此处泛指木鱼。
这首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写“大风”。一二句借佛图澄事言大风将至。佛图澄借铃语来说吉凶,苏轼借铃语来说风兆。第二句是铃语的内容。颠风即狂风,杜甫有“晓来急雨春风颠”句(《逼侧行赠毕曜》)。三至六句写风势。“朝来”应“明日”,写铃语应验,行文扣得很紧。风无形,故借浪以状风大:白浪打着苍崖,又从苍崖倒射于船上轩窗,像雨点般洒在船上。“打”、“射”、“飞”三字,把无形的风写得有声有形,可触可感。“轩窗”已写到船,五六句通过集中写船进一步写风势。大船不敢过,小船任掀舞,通过一大一小,极写风浪的险恶。
后六句写人,写他们一行因风浪太大被迫“留金山两日”。七八句写他自己的态度:“赶到湖州去也没有什么事,在这里逗留几天也没有什么不好,蛟龙掀起汹涌的怒涛难不倒我。”这是一种随缘自适的态度。九、十句写妻孥童仆的态度。他们想快点到湖州,如果“无事久留”,定会受到责怪,此时是因风而留,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最后两句是写灊山道人的态度。苏轼这次由徐州赴湖州,曾先到南都(商丘)看望弟弟苏辙,然后才南下,“至高邮,见太虚(秦观)、参寥,遂载与俱。”(苏轼《跋秦太虚题名记》)可见这时参寥也在船上。后两句说,尽管风浪正掀打着船舱,参寥却正专心地倾听金山寺的木鱼声。反映了僧人不以风浪为意的镇定态度。
此诗前半写景,有声有色;后半写人,风趣幽默。“得行固愿留不恶”(《泗州僧伽塔》),全诗正表现了苏轼这种随缘自适、不以风浪为怀的神情。
这首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四月,当时苏轼由徐州改知湖州,赴任途中,经过镇江金山时作。
文德尧新庙,威灵禹旧山。海门宾羽卫,地轴启云关。
无路攀仙驾,当年拱圣颜。小臣衰疾泪,空望帝乡潸。
去年堰决秋雨霪,南亩粒米如黄金。县官只道岁中熟,输租归家雷隐腹。
老翁戒儿力锄耰,忍饥少待明年秋。那知六月又不雨,二江之流几龃龉。
揵石震撼渠欲枯,天远不闻人号呼。皇华使者民司命,肠日九回恐民病。
斋居蔬食勤笺天,灌口牲币加明蠲。燎烟升空忽黮䨴,须臾六合泽霶霈。
连宵檐响未渠休,沟塍泫泫膏乳流。疲氓弹指拜公赐,枵肠便觉有生意。
边城十年戢干戈,邻焰逼我将奈何。可怜十室九垂罄,仓卒军需何以应。
人情但知乐苟偷,更须熟为根本谋。察公忧民意恳恳,定知忧国虑深远。
为公志喜商声讴,愿公为霖泽九州。
五岁能作径尺字,九岁能作急就诗。内外二祖当代儒,耳濡目染贯综之。
据案屏息有所思,起立奋笔龙蛇驰。若使右手指不枝,掀雷抉电靡不为。
世间可意唯李白,常常一饮杯三百。人生及时特乐耳,礼法岂为我辈设。
六博蹋鞠吴趋坊,新翻一曲环红妆。场屋那能容贺老,少年谁不爱周郎。
间施朱粉登场戏,部部梨园席退避。世界茫茫梦幻中,都是偃师胶革具。
俸钱所入缘手尽,今日肯为明日计。王戎障簏固痴儿,赵公看囊亦小器。
出门与客遇诸涂,牵衣诟谇争索逋。
学诗将老竟无奇,犹有求交气未移。臭味祇知论翰墨,情亲元乃与埙篪。
见来草草都能几,别去悠悠孰慰思。衢信两邦闻击柝,叩门他日得追随。
缟衣玄瓜立前除,天上人间剪纸糊。除却青青三四叶,月明满地却全无。
故人别,新人归,大车小车当路衢。路傍把酒相迎送,尽道新人貌更殊。
故人含悲催上道,回头却向新人笑。黄金不铸玉郎心,送故迎新何日了。
故人一去无回期,新人还著故人衣。玉郎绕床看画眉,恰似故人初到时。
高论忽同舟,看君不可留。莫辞今夜饮,曾是昔年游。
细雨蒹葭暮,疏星河汉秋。情深聊记别,酩酊渡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