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几岁疮痍近息兵,经营方喜得时英。从来汉粟劳飞挽,当使秦人自战耕。
道左旌旗汉将列,马前弓剑六蕃迎。知君材力多闲暇,剩听阳关醉后声。
三违江海春,再见岁将夕。开轩觞微风,忽近载阳节。
鸟鸣气适和,晨鹊亦稍集。逮欢不犹今,万事已逾昔。
缅怀命世士,具为知所役。翻知不贤名,可足济身策。
而我拙自藏,流动日月积。达观良有余,仁者造其极。
播美明珠篇,时草当更碧。
圣门事业远难攀,立志须同古孔颜。井不及泉犹弃井,山如亏篑未为山。
几日山不到,到山心自清。棱棱有方石,拾得通仙灵。
轻云初晓,金鸭微醺香篆小。春睡模糊,昨夜邀欢入梦无。
远山描就,移步香阶花影瘦。悄倚阑干,试着宫罗尚带寒。
何处春晴系客思,吴娘纤手脍银丝。忆从西塞山前过,正是斜风细雨时。
懵腾乍起。正云鬟未理。手挼裙带倚床阑,但说道、困人天气。
娇眼半开犹似睡。怕镜奁如水。
玉容懒把桃花靧,却自然妖丽。彩毫约略扫眉峰,春已透、粉香堆里。
一见教郎终日喜。拚小楼同醉。
韵事才人又美人。湖山金粉艳芳尘。一编絮果与兰因。
帘外绿云留倩影,风前紫玉慰香魂。琼箫吹到月黄昏。
涉世愈拙,入山宜深。踽踽空谷,悠悠长林。支颐一卷,挂壁孤琴。
游目閒云,倾耳鸣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