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赤岸涉波涛,问讯秋来迹已劳。风雨才晴将送远,江山无际共登高。
重来郭伋谁能必,独立王尊气自豪。衰眼摩揩瞻事业,何妨万里纵旌旄。
醉袖笼鞭,正杏苑、一枝新夺。归卧处、溪山窈窕,亭台层叠。
松籁梧烟萦客梦,溪茶涧笋醒人渴。羡升平、江左玉堂仙,风光别。
繁华事,行人说。凄凉债,今生结。又蜗黄藓绿,断碑残碣。
细雨零星渔榜火,乱鸦飒沓僧龛月。记小楼、一片伎衣红,年时节。
踏石穿林去,披云就坐来。禅翁寂乐地,猿鸟肯相猜。
萧忻辞我行,有泪迸若雨。仓惶奉旅殡,踯躅望乡宇。
主家隔万里,生死托童竖。恒焉感恩义,誓不避艰苦。
路人为叹息,来与陈酒脯。古有不反蔂,忻能瘗其主。
无子未足悲,有子焉足数。作诗赠萧忻,庶以厉忠矩。
仙人原自爱蓬莱,瑶草金芝次第开。欸乃棹歌青雀舫,逍遥响屧凤凰台。
酿雨浓云郁不开,绛英素蕊半苍苔。不因皂盖班春去,谁唤青衫老吏来。
黄鸟堪求侣,青山独掩扉。相思空夜月,一别换春衣。
江树云边出,林花雨外稀。董岩佳赏地,连佩莫相违。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馀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