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过黎阳而遂西兮,烦嘉友之临饯。道踌躇而屡顾兮,忽背驰而不可挽。
幸介弟之勤我兮,守权舆其益坚。人情岂其恶逸兮,虑我脩涂之易倦。
粲高原与平隰兮,冰雪凛其同践。山负石以当径兮,泥飞屐以相溅。
喜招招以卬涉兮,又风涛之交战。几四载之皆乘兮,初不悟其巳远。
亦既降乎庐阜兮,县尹告以舟办。谋不主于云梦兮,果若大江之为限。
分渚陆之异遵兮,弟亦曰予将返。试往阅于千帆兮,前车近其当鉴。
挟忠信以临深兮,犹一觇而色变。爱我者于是而委去兮,吾然后知所恃之惟天。
宁戒惧之遂忘兮,托命于南公之鸡犬。舍亲戚与坟墓兮,初岂以易刍豢。
抑甚珍其所怀兮,每欲弃置而未忍。行四方以经营兮,膂力犹幸其可勉。
荆又用武之国兮,庶几少施乎吾辩。至天性之燥湿兮,盖终身陋巷而不厌。
非将老无闻之为病兮,且安往而不乐其贫贱。独夫人之信此兮,跂予望之而不之见。
秋兰何时其可致兮,聊以报乎足茧。
十年惭窃禄,一日效愚忠。戆直曾何补,疏狂甘固穷。
但令图史足,不愧橐囊空。欲问归田事,斋心祝岁丰。
屡入元戎幕,曾陪御史骢。一身辞汶上,万里入闽中。
东观文章妙,西平将略雄。艰危真自许,敢决更谁同。
斩马求藩剑,号猿拓楚弓。行师百道静,破贼两关通。
拟复尧封大,重开汉业隆。触蛮犹苦斗,鹰隼若为笼。
重雾朝埋日,长星夜陨空。柱天徒有志,填海竟无功。
已并田畴义,皆知葛亮忠。江风吹独树,山月照幽宫。
英气宁为土,神光或吐虹。尚怜诸子在,国士有遗风。
身尊恒率礼,名正更持谦。椒掖坤仪正,天庭母训严。
鸿名登玉简,遗像入霜缣。异日朝陵处,应须启镜奁。
绛河明月,到中秋、不比寻常三五。神女梦,寒生嫉妒,特地行云行雨。
天上婵娟,人间阴晦,生望成悽楚。金尊翠袖,澹然相对无语。
遥想天柱峰头,通宵宴赏,此地今何处。争似银桥侵汉表,直入琼楼玉宇。
桂树婆娑,羽衣凌乱,偷得霓裳谱。素娥应笑,醉来狂兴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