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猜你喜欢

四角阑干自了然,风吹星宿绕檐前。谁家夜冷支机石,但向河桥鹊翼边。

楼外烟波渺去鸿,楼头庐阜翠摩空。
故知造物铺张巧,不费丹青点染工。
赤壁江山横夜月,辋川庭馆卧秋风。
祗今满地无图画,尽在西湾杳霭中。
倦客惊危路,伤禽绕树枝。非逢暴公子,不敢涕流离。

南风捲水入湖去,落尽波痕不复回。更被纲船碍归舫,一船过尽一船来。

官阁不传迁转报,红亭厌咏送君诗。昔乘骢老人犹识,旧泣珠还今始知。

征雁迥随云树没,德星暗逐使旌移。彤庭久惜南迁客,共听丝纶出凤池。

春归有信,曾遣莺儿来问讯。莫怨东风,莺语周遮自恼侬。

欲传心事,怎不教他双燕子。无奈匆匆,人在长愁短梦中。

孤村重掩里,风趣喜无涯。水碓时舂麦,山园遍种茶。

牧童牛代步,渔父艇为家。岭峻云巢树,泉流涧漾沙。

乱松蟠石偃,一径趁岩斜。薄暮耽临眺,行吟不觉赊。

白首老儒身连蹇,不随时世纷华。尽他人笑鲁东家。

皇天如欲治,舍我复谁耶。

此道未行应有待,何须思虑无涯。男供耕穫女桑麻。

薄躯何所事,问柳与寻花。

不见幽嵓十五年,昔游猿鸟尚依然。流泉诉别鸣还咽,盘石标贞亢且坚。

池上醒眠青眼放,松间醉倚白头妍。晚寻归路层云锁,便与山灵订隐缘。

离离嵓下菊,无主混蓬茅。路断秋光隔,山明水影交。

荒丛鸣蟋蟀,寒叶挂蟏蛸。拟访陶庐饮,柴扉何处敲。

捲幕凉生帢,楚天今麦秋。留连淮浦饮,怅望秣陵舟。

树密藏村墅,湖平见驿楼。碧波芳草晚,春亦带离愁。

云门入云深,树密山转幽。
谿亭脩竹里,激激玉泉流,
仁智所遐想,古今为胜游。
我乘休沐至,穷览殊难周。
金碧楼殿午,寒香松桂秋。
清风动高兴,飘越不可收。
禅师索题诗,捉笔事冥搜。
欲速驰思远,顷刻历九州。
象外有真物,惝怳难为求。
徒形陈熟言,羞澀为尔留。

万叶堕寒村,目极水平天远。欹坐船头相对,欠青山在眼。

瓶山草没甑山低,行到半山半。恰被梅花留住,一篷儿香片。

奉神门内列鹓行,乞把天书镇大荒。唤取金縢开旧诏,侏{牜世}感泣说先皇。

自愧亦何得,高人辱远寻。联床经日久,看月每更深。

几点忧时泪,百年为道心。明朝分袂去,谁更是知音。

万里同行一瘦筇,寻山问水有先容。
更穷天姥投南路,已过台山第几峰。
从此又随双涧月,不妨曾听五峰钟。
却从更好堂前望,满眼诗材思不供。
墙底芳尊岁合开,杖藜岁约为花来。
醉翁惯作颓然醉,先报东风扫绿苔。

山下清泉迸石流,山前松竹自春秋。猿吟古寺偏深处,云集诸峰最上头。

一老有灵飞窣堵,二神无语锁寒湫。诸天更在藤萝外,欲到峰前恨未由。

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
大海波涛涌,千江水逆流。
龙王宫殿裹,不见一人游。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