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联中“交趾”一词点题,交代了羁旅的地点是古代的交趾。这“交趾’’的名称首先就给人一个奇异的印象。相传这里的人因脚趾长得不同一般,所以才称为交趾人的,地便是因人而得名。然而使诗人惊叹的却是这里的“特殊风候”。安南与中原大不相同的是风物气候,这是诗人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次句“寒迟暖复催”,紧承起句高度概括出安南的气候特点,寒冷的季节晚而短暂,温暖的季节早而久长。
颔联着重写景物,上句“仲冬山果熟”,描绘高寒山区在仲冬时节果实累累,仿佛中原的秋天一样。这对北国人来说实在新鲜。这也是对首联中“寒迟”的进一步具体化描写。下句“正月野花开”,写的是新春正月山花烂漫,可见气候非常温和,如同中原夏季,这是对上联中“暖复催”的进一步具体描绘。
颈联着重描叙天气,“积雨生昏雾”,是写安南经常长时间阴雨不断,一到夏秋便成雨季,积水不干,雾气濛濛的。“轻霜下震雷”,指在冬天里仍然雷声震震。轻霜,即薄霜,说明安南只有冬日最冷时才有薄霜,这与北方深秋便下霜的情况不同。这些现象在一般中原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
诗人在这颔联和颈联里,描绘了山果、野花、积雨、昏雾、震雷,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凡事物,仅用了仲冬、正月、熟、开、生、下等几个时令词和动词,加以精巧的组合,就造成了奇妙的意境,表现了四时不同的景色和气象,把交趾的“殊风候”毕现在笔端。这是诗人近一年来流寓安南生活体验的形象总结和意绪的流露,有惊奇、有兴奋、有赞美、有惆怅。面对这一派十足的异域风光,诗人自然又会触目伤怀。
尾联照应题目直抒羁旅之情,“家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逾万里”是渲染其远,并非指实写。安南距中原实际上只有五六千里路,在古代交通不便,也是数月的行程,与家人难通音讯,所以作客的愁思胜于往常。诗人多年宦游他乡,贬谪也不止这一次,“客思”原是经常有的,但都比不上这次流寓安南时深重。这不仅仅是路程遥远的缘故,也暗寓有对这次的“严谴”怀有极大的愤懑。
该诗中诗人的语言通俗,明白如话,不以故饰,不事雕凿,风格朴实自然。在诗中诗人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仅仅抓住典型环境中几种富有代表性的事物,稍加点染描绘,便意象翩跹,情趣盎然,显得笔法精炼。
虬枝撑月倚高寒。瘦影拂琅玕。露华冷沁苍苔润,更深后、万籁声乾。
尘虑于时顿息,冲襟此际惟宽。
俨然妆饰整衣冠。独抱素琴弹。铿金戛玉何清趣,知音少、空自嗟叹。
志在高山流水,□惊别鹤离鸾。
依险筑高垣,一冠古制存。山川藏栗里,风俗辨桃源。
多难思经世,长歌竟闭门。寒崖茶树在,旧业忆王孙。
荡荡广服,跨海负山。海险海驰,山险山巉。山海氓蛮,负恃险嵎。
据窃溪坑,据险扬妖。据险遂顽,据险豢奸。奸妖肆横,毒凶肆横,胥贼胥残。
鲸溟漫漫,凭溟扬帆。风飞波翻,以北以南,鲸噬狼贪。
污斯民女,腊斯民男。焚斯民庐,百斯民艰。维彼山顽,年迩四三。
炎焰痰燔,抚斯骄斯,骄骄闲闲。天威赫将,对则笑谈。
侯长侯雄,侯胤侯繁。侯穷侯丛,侯附侯攀。贼联蔑灾,民斯蔑堪。
维彼海顽,始利之眈。廉钦珠珍,田壖盐咸。维珠之纴,维盐之馋。
匪珠匪盐,滥觞夷番。官司典刑,兵司诚盘。身此阱坑,生不以还。
生不以还,岛澳栖蹲。岛澳栖寒,一息之存。一夕之安,一夕不安。
鱼腹盖棺,有言骨酸,有涕汍澜。莫则奈何,乃大作难,大为民患。
民患孔棘,民患孔殚。民心孔伤,民骨孔刓。公为民长,公为民良。
悯民大衋,悯民大创。民衋刺豦,民创刺肠。民痛刺心,民灾刺肝。
矧天威之扬,天命之将。天民斯康,天职斯臧。乃申乃令,有纪有纲。
乃涣乃号,乃敦乃详。俾海民顽,格心来降。与顽更新,锡顽福祥。
脱顽凶灾,复顽家乡。昔顽之懵,造有天殃。今顽得公,衽席梯航。
衽席梯航,肉骨存亡。海顽来归,海患于襄。维惷怙终,维惷金章。
恃彼舟航,恃彼帆樯。驾彼帆樯,遁逃海洋。
海洋茫茫,苟息苟藏。用我降顽,偕我戎行。夺之长技,穷之海荒。
铳炮震惊,雷轰电光。彼昏卒狂,蕲死不遑。罔罔怅怅,如釜之鱼,如厨之羊。
首骈肋挛,槛车以防。归鲙其肌,不断其吭。
彼狂金章,目鲙其肌,目千其疮。祈速断吭,泣涕浪浪。
凯歌琅琅,武夫洸洸。清兹海蛮,民福无疆。
越肆山顽,狶突鸱张。我武维扬,彼遁草芒。我武维弛,彼崛斯强。
是尤怙终,是宜诛攘。缓不诛攘,民视滥觞。
乃募我旅,乃峙我粮。我矢我铦,我弓我张。先我间谍,熟我土壤。
诛彼先遁,示彼招安。天兵赫临,罴虎奋翔。阖围四塞,震天四方。
豕蛇流髓,狐鼠流衁。贼尸为冈,贼衁为汤。民残斯除,民仇斯偿。
民患百年,伏此蛮羌。靖此蛮羌,广服用匡。
奏功庙堂,纪功旗常。铭功鼎彝,公功用彰。奏功庙堂,锡公秬鬯,有苾其芗。
锡公黼裳,三英煌煌。我岭海民,祝公万年,受福穰穰。
元宵节近,盼银花火树。暗逐香尘定无数,奈宵来,只是雨雨风风。
偏搅得,好景都无觅处。
今番宜痛饮,属付东君,代把春光略留住。试问百年中,一点韶华,能禁得,几回孤负。
酒醒后,微听柳梢头,却是一声声,不如归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