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却火烧余此病身,更无思卢染秋尘。打钟扫地今行者,阮哭嵇狂仆恨人。
风浪满庭闲暮日,莺花极目坐芳辰。静中探得真消息,只觉于今万物亲。
敢向梅争韵,喜无杏夺姿。迟莺翻落片,使鹊闹华枝。
春色因谁主,风光良或私。武陵何处问,玄观且相随。
层峦葱郁耸扶舆,秀作三峰瀣气疏。极目浮云飞鸟下,采薇山麓是吾庐。
亭亭高明家,廓然似吾庐。吾庐夫何如,天下之广居。
入门对两生,无乃游杨欤。闻有立雪之,雪深三尺馀。
伊川不可作,举世无师儒。两生侍立门,又如濂溪徒。
闻有吟卉姿,清风满八区。世无无极翁,谁传太极乎。
太极在予心,风雪皆真吾。妆之还灵府,请君卷此图。
彤廷下诏简贤良,大府新开艺战场。一道风雷严号令,九霄星斗焕文章。
求材正合隆天爵,发策应当急岁荒。昨夜雨声传数点,争烧银烛待新凉。
一枕西风梦不成,乡心横似乱云生。天涯总为伤贫贱,陌路谁堪托死生。
小院夜阑闻落叶,破窗凉紧逼长檠。自怜作客曾非惯,凄绝中宵络纬声。
闻君千里至,惊喜屣为倒。接面未一揖,先问阿翁好。
阿翁别我五载强,拂衣卜筑西山旁。滚滚岁月蛇赴壑,应知添得须眉苍。
闭门人事了不扰,临池却费闲中忙。日日擘窠写大字,臂挽弩弓双曈张。
雄心豪气逼年少,咄咄自叹余热肠。幽栖未断终老计,白云红树增苍凉。
噫吁嚱,人生得一闲,万事莫与敌。富贵祇从想像佳,况翁一一都身历。
归休乎,勿复疑。朝衫改制田夫衣,春泥滑滑躬锄犁,青葱满畦菜甲肥,呼酒一醉情熙熙。
祝翁乐此终不移,太平亦有贤之遗。狂言莫讶多横溢,此意缠绵藉君述。
有人问讯阿翁家,指点西山山桃花。
棒头取證,撒土撒沙。喝下承当,承虚接响。向上向下,转见颟顸。
说妙谈玄,和泥合水。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
平地欺人,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掉棒打月,佛祖凡圣,拈向一边。
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
山转还宜寺,林幽不见人。此中真净土,何处有纤尘。
松岛凉生夏,花源杳入秦。惭无买山价,吾欲与之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