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华

春风无恙一登台,犹见桃华满径开。无计可留华再住,明年华发约重来。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彬彬文物悉□张,大厦扶持有栋梁。今日典刑新汉阁,旧时耆老拜虞庠。

夙临坛陛皇仪究,载祚城闉常藉荒。公有裨天五色石,指挥馀事亦晶光。

阇黎钟后访团蒲,江色漫漫昼欲晡。
一笛梅边何满子,千簑芦外笔头奴。
急风吹雁还家未,新雨生涛到海无。
本是白鸥随浩荡,野田漂泊不为孤。

散骑常师友,朝夕进规献。侍中主喉舌,万机无不乱。

尚书统庶事,官人乘法宪。彤管机纳言,貂珰表武弁。

出入承明庐,车服一何焕。三寺齐荣秩,百僚所瞻愿。

歙山碧参差,歙水绿演漾。
之子山水间,筑室傲天壤。
山空鸟飞鸣,水净鱼下上。
观鱼悟至乐,听鸟悦幽响。
一樽泯悲欢,万事齐俯仰。
人境两翛然,无复尘区想。
故人石渠英,缘以命堂榜。
作诗羡高怀,中服非外奖。
嗟今急名人,疾足投世网。
心挠迹固喧,求得道已枉。
兹理曾莫知,所趋岐已两。
予亦慕子徒,泉石久思往。
何当伴琴觞,一鼓东南桨。

西风残叶响秋江,树抄青猿挂影双。因忆孤舟经峡口,数声随雨落篷窗。

夕眺高楼上,林晖竟日清。独山秋戍冷,三泖暮潮生。

渔火中流见,鸥波永夜明。兰桡须小住,烟月正多情。

白沙先生名早闻,手掷青山归白云。陈情上拟李令伯,讲书欲方吴聘君。

晚年信手作大字,落笔纵横有奇致。何必规规王右军,淋漓时复成高寄。

世人好古如好龙,可怜识见多雷同。岂知草圣固余技,相赏不在翰墨中。

何处谈心豁素怀,兴来常是集高斋。轻移数武宵深寂,踏破琼瑶月满街。

紫翠峙金天,扶舆擅神秀。百里望侵云,千峰陟如簇。

峻极逼中霄,烟村环半岫。嘉卉通仙灵,文禽互翻雊。

喷玉落秋声,云谷函晴绣。迎旭接罗浮,嵌空恍灵鹫。

仙踪未易逢,前修犹可觏。豹雾隐岩阿,鸿猷揭宇宙。

至今山中人,依稀□□□。延伫仰高风,松阴美清昼。

长说罗浮欲到难,清游今作字民官。
分明蓬岛三山色,占得飞云六月寒。
宝轴几函青贝叶,玉兰无限碧琅玕。
此来更拟询遗事,记与灵踪石上看。

天下奇才郑使君,清名不使世人闻。五车书笥独穷理,三峡词源迥出群。

未得开怀重话旧,常思抵足共论文。自从一识龙冈老,馀子纷纷不足云。

玉琢器始成,人学道可造。荒经而蔑右,用是长桀骜。

庸妄堕家声,每贻旁观诮。延师导前途,在己探蕴奥。

微言阐天人,大节讲忠孝。根底既宏深,枝叶自炳耀。

一朝取科名,显扬在廊庙。慎勿怀宴安,终身老蓬藋。

尺素山千顷,云多路更深。人行巢鹤磴,寺接挂猿林。

雨过朝添涧,霞生晚护岑。江南旧风景,时得画中寻。

野草无情碧,斜阳向客红。乱山藏虎气,匹马入松风。

怅望长安远,嵚巇世路同。古来多谪宦,曾此叹途穷。

晓雾溟蒙未见天,山光水影白相连。
余杭不似西川路,六月中旬叫杜鹃。
西风一阵恶,北林平地摧。
晓猿夜鹤,惊怨空徘徊。
哀哉哀哉,戒光犹自照高台。
古城迢递俯清溪,高阁凭虚引御堤。
凉雨乍收千树净,夕烟初起万家迷。
空垂白发悲前事,重对青山忆旧题。
犹自乐游虚故苑,碧桃飞尽草萋萋。
向日周家有凌人,后来此事特相因。
冬时室内收藏早,夏日宫中给赐新。
但得满盘堆水玉,不须对面着风轮。
看来深阔能多少,调得阴阳冷热均。

长空一片月,飞向画楼前。影共寒衣薄,愁将破镜悬。

凄清看枕簟,明白梦关边。莫是征夫苦,秋风急上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