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不识忧,隤然罕所虑。匈中有奇怀,常得山中助。
时乘酒半醺,或值睡初卧。独往恣幽寻,欣若有所遇。
有时深林行,穿径忽失路。有时湖上还,看云忘所务。
凝目孤鸢归,倾耳细泉注。所造趣未极,边陆任昏暮。
非关耽清娱,曾是秉远慕。閒心始造理,忙意多失步。
嗟尔行道人,迫迫焉所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初疑峡外更无天,自见文丰意释然。复向牛头行乱石,便知鹤弄有平川。
两山开处成塘水,十里宽乡漫稻田。一险一夷元物理,闲悲闲喜漫情牵。
漫夸情种海棠娇,记曲奁边更细描。黑是明眸红别泪,画屏银烛可怜宵。
西斋酒醒篆烟残,手汲新泉破月团。芳草池塘春入梦,绿阴帘幕昼生寒。
由来中散裁书懒,老去渊明束带难。却笑闲缘除未得,每从人觅异书看。
西来山色照邢襄,北走并州拥大荒。巨麓秋阴沙渺渺,石门寒气雨苍苍。
天边睥睨悬句注,树杪飞流挂浊漳。摇落故人堪极目,朔风千里白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