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不识忧,隤然罕所虑。匈中有奇怀,常得山中助。
时乘酒半醺,或值睡初卧。独往恣幽寻,欣若有所遇。
有时深林行,穿径忽失路。有时湖上还,看云忘所务。
凝目孤鸢归,倾耳细泉注。所造趣未极,边陆任昏暮。
非关耽清娱,曾是秉远慕。閒心始造理,忙意多失步。
嗟尔行道人,迫迫焉所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客路那知岁月长,掀眉一笑苾刍房。且倾徐邈圣贤酒,不问陈登上下床。
云影翻空迷海峤,秋声随梦到江乡。明朝各听船窗雨,犹忆枯棋战四郎。
种得寒菘山圃茂。官租不欠秋收后。上瓮香腾新酿酒。
君知否。霜天红日三竿透。
矮屋数楹茅草覆。小窗暧暧阳和逗。墐户绸缪塞向又。
棉衣授。冬来温鲍妻兄够。
欲将长剑欹空挥,净扫胡氛振国威。六月尚歌征俨狁,八公何算胜淮淝。
华夷无限那容越,忠义人心讵尽微。报主此生应不惜,请缨无路祇空悲。
炎海中间此放舟,江淮河济只浮沤。悠悠共老风尘里,知是人间第几流。
时自□□,以迄于今,六十馀春。尚朝朝掩泣,抢十厚地,年年抱恨。
哀吁苍旻。梳扇空存,音容莫睹,除是重泉会面真。
情悽恻,每秋霜春露,一倍沾巾。
微君此意酸辛。痛我亦、千秋负罪人。纵殁身可报,难酬恩重,偷生何益,祗愧儿贫。
潦倒如斯,显扬无计,辜负当时属望殷。披图久,正昏灯欲灭,此最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