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长卿已倦游,十年安泽国。越鸟巢欲南,鹧鸪飞懒北。
会予亦蹭蹬,从子寄岑寂。有酒时相邀,欢饮终未剧。
今当大火流,似闻姊丧释。羽书静追呼,乐禁通考击。
扫除北窗凉,招速东床客。暂勤车骑都,来辍春秋癖。
白啖苦无赖,红颜因暂惜。畦蔬撷菘韭,园果剥梨棘。
金齑荐子鹅,银条脍玄鲫。弓弯舞袖宽,珠贯歌声激。
景升陋三雅,淳于能一石。拟取醉辖投,慵持诗烛刻。
浮生百年幻,且尽一朝适。莫待佐稽山,对案空相忆。
干将一试已芒寒,赤县神州次第安;建业山川吴帝阙,皖城戈甲魏军坛。
东来玉帛空胡虏,北望铜符尽汉官。犹忆高皇初定鼎,和阳草昧正艰难。
帝京惟赤县,神居应紫微。涂山万国仰,沧海百川归。
东郊事平秩,仲月祀灵威。含光开早扇,阊阖启朝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