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杂诗三首 其二

偶然三径里,别有一天开。壁老衣为藓,山深路是苔。

睡凭莺唤觉,书倩鹤衔来。坐待僧归尽,闲云尚未回。

(?—1644)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君常。幼颖异,嗜学,有文名。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左庶子。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破京师时,自缢死。
  猜你喜欢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鲁客多归兴,居人怅别情。雨馀衫袖冷,风急马蹄轻。
秋草灵光殿,寒云曲阜城。知君拜亲后,少妇下机迎。
历尽玄枵十二辰,饱看三十六宫春。
才喷一霎挂龙雨,又卷云霓还翠旻。

熟记老将至,时时欲息肩。不如有营者,汲汲常忘年。

尼山不知老,劬学遗忧煎。犹云乐忘忧,其忧固难捐。

孜孜毙乃已,治《易》姑勉旃。孔颜何所乐,寿夭从其天。

老学若炳烛,吾意殊不然。多能实鄙事,作茧真自缠。

颓然且放浪,如鱼跃于渊。毋为学所役,益智滋可怜。

无忧岂非乐,至乐还随缘。纵老乐不改,以此得终焉。

朔气倚南州,凉风苏瘴野。繁阴作意凝,寒光流欲下。

素帐启银阊,珠鞍行白马。云鬃数点倾,介树千林惹。

切玉满遥空,分晶及漏瓦。冷韵压梅低,琅音逾竹泻。

自怜幽馆客,谁令天花假。凄清动晓神,飒沓多潇洒。

举首忽穿眸,沾襟独盈把。此时同对人,谁是冰心者。

往古且弗道,与子论近流。施王树坛坫,其实皆俳优。

后来草窃辈,乃有袁赵俦。譬如东迁降,于时为春秋。

岂真王道微,竟无鲁与邹。单弱不能振,群雄视为雠。

日月在人心,当于万古求。奈何舍庄步,局体甘梏囚。

凭栏落照俯江天,睥睨诗翁翰墨传。
试为江山重着语,笔端桃李恰争妍。

雪尽垂杨已渐深,临歧折赠欲沾襟。三同身世兼忧喜,四杰才华半古今。

严谴原非真主意,贫归长系故人心。东门一送飞旌远,庄舄凄凉有越吟。

宁海人人省悟。此别何时再遇。唯愿重金莲,好把良因作做。

归路。归路。满目白云翠雾。

路滑堆残雪,山晴散宿霾。民生已涂炭,兵气尚江淮。

抚世忧徒切,谋身计自垂。临觞且复醉,吾命有安排。

云中忽吠呜,岂是刘安宅。近者爨烟青,人家枕山脊。

最高元古寺,此地半云亭。未了登高兴,须从此一经。

幽燕向日边,裘马去翩翩。碛迥沙如雪,河穷浪入天。

上书双阙下,待诏五门前。壮节多奇遇,无烦愧往贤。

南山已在风尘外,更恐飞埃涴碧巅。一棹晚凉波底看,浴沂面目本天然。

椎碎台前六合仪,登台犹自说璿玑。灵槎有客侵河鼓,别墅何人觅少微。

银汉经天还北拱,玉蟾入月却西飞。太平共喜兴文教,金璧煌煌夜吐辉。

艇子渡安平,乘风一叶轻。夕阳帆影乱,彼岸莫烟横。

门对青山水满溪,丹黄蕉荔叶萋萋。已无报赛铜弦曲,剩有残碑玉局题。

迁谪同时悲梦得,文章一代接昌黎。知公不朽英灵在,自有余光炳斗奎。

髻压双螺春事赊,钓纶来往自浮家。小桥柳色朱阑近,槛外溪光送落花。

井阑啼碎金梧影,声声羂愁难断。竹簟邀凉,瓜藤架月,烟外不胜清怨。

才听又远。认幽涧哀弦,被风吹转。那得成丝,翠笼空饱豆花瓣。

篝灯谁寄永巷,弄鸳梭轧轧。残夜相伴。露湿侵篱,星寒映杼,应恨回文零乱。

搴帷意懒。况无妇惊秋,宋郎凄婉。自谱相思,泪痕凝翠管。

大江日落暮烟凝,估舶家家欲上镫。残柳疏星帆影卸,乱鸦声里到西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