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石谷秦淮水阁看画鹊华秋色图

辋川六月写沧浪,梦入平津逸兴长。却忆挥毫千万里,风生腕底为君凉。

(1624—1680)明末清初江南无锡人,字复初,又字景范,侨寓常熟宛溪,学者称宛溪先生。以遗民自居,曾应徐乾学聘,修《一统志》,书成,力辞疏荐。精史地,所著《读史方舆纪要》,于每一地名之下,必详言历代战守得失之迹,洵为军事地理巨著。另有《宛溪集》。
  猜你喜欢

曾伴衰翁宿上房,海榴树下挂诗囊。白云隔洞迷鸡犬,翠竹摧梢失凤凰。

灵籁声回惊殿铎,雨花香散满禅床。远公化去谁同话,月落空庭塔影长。

豪家抱瓮擅风流,更燎薰炉白雪楼。
鲁笔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换鹔鹴裘。
仰天拊髀真为乐,倒载穿肠肯易愁。
欲鱠长鲸置雕俎,愿回北斗挹东流。

丝丝娇柳逐风斜。晓日瞳胧掩碧纱。强起还慵理鬓鸦。

白杨花。犹自多情入妾家。

几回披叶与穿花,于役登临望已奢。驿路只随晴雪去,山程常被晚云遮。

何村不是王官谷,到处堪为处士家。石骨鳞鳞溪练疾,故将竹筏代游槎。

瑶台当绝顶,乘月一跻攀。河岳凭阑外,星辰拂袖间。

身轻云自度,心远鹤俱閒。几欲招仙子,天风听佩环。

何处不相思,相逢还有时。交心如到老,会面未为迟。
苦学缘明代,劳生欲白髭。唯君一度别,便似见无期。

迢迢赤县在天涯,祸结兵连事可嗟。易水无人收战骨,蓟门到处建军牙。

关开幽谷迎仙仗,冰合河源滞使槎。惆怅瀛台西苑里,胡儿碧眼坐吹笳。

晚泊澄潭上,游踪寄短篷。溪烟生落日,野烧极遥空。

艇小閒渔父,牛高稳牧童。自然成习惯,所业在其中。

连壁双飞二凤毛,眼明又复识英豪。鸾声哕哕朝天日,想有新诗夺锦袍。

南华源道宗,玄远故不测。动与造化游,静合太和息。
放旷生死外,逍遥神明域。况乃资九丹,轻举归太极。

筵前檀板试新声。娇喉啭处听春莺。短发齐肩,似束腰肢小,更喜双眸片月清。

杨花本是无情物,等闲化作浮萍。当年费尽黄金。

辛苦缘歌舞,教初成。雨散云飞一梦醒。

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
林圃芳菲尽,空阴绕院青。
风条初脱絮,露沼欲生萍。
地僻春犹冷,门闲书亦扃。
临杯学强醉,怀抱只常醒。
秋原落日见青山,遥识僧居杳霭间。
指点却疑身已到,满窗萝叶上人闲。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青云贵戚玉麟儿,曾逐銮车入紫闱。
王母窗前窥面日,太真膝上画眉时。
沧溟六阔龙何在,华表秋深鹤未归。
三尺焦桐千古意,黄金谁与铸锺期。

处约良独艰,依荣岂所惬。我无衒世具,益觉形其拙。

频年薄秋登,生理日就窄。屡空已不任,尘事复逼迫。

可惜幽兰姿,忍随野草没。每于晨昏暇,开卷仰古昔。

孤襟自虚缅,真想时超忽。新此清秋凉,溪上疏雨歇。

耕耘事裁已,欣见稻花白。穟穟盈南亩,岁功亮有获。

所愿亦易酬,聊用持日月。

一入深宫又十年,宫中元日也朝天。
如今渐被人推长,羞押头班立御前。

曲磴回溪数百重,汉皇行幸有遗踪。海西不复来三鸟,岩畔虚传驻六龙。

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护石坛松。便应别著登山屐,策杖高寻玉检封。

高堂有旨酒,列坐有嘉客。相逢燕赵徒,携我酌春夕。

香雾蒙玉壶,飞花落瑶席。狼籍驼蹄羹,照座浓琥珀。

美人红罗襦,微微送廊芗泽。酒酣闻浩歌,歌声惨不怪。

劝客尽此觞,光阴如电激。今日清镜颜,明日青山魄。

百年不可知,须为目前惜。四座感此言,举觞更浮白。

乐哉此夕饮,髡亦能一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