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春尽啼鹃紫,消渴滇池一杯水。地老天荒色不空,采莲人悟莲华旨。
变海成田金作坞,鳌翻龙醢麒麟脯。倾国倾城一笑间,枉诩西施照千古。
遗世独立图春风,昆明劫灰馀断红。千金铸与十四字,一代诗史吴娄东。
谱朱弦,一片秋声。万壑松涛,银汉初倾。挟遍侯门,沈深似海,雕栏十二娇莺。
流苏帐底,小按银筝。哑哑轧轧嘤嘤。骂书生煞横,捻冷装酸,搅破春情。
我道高山流水,渠道香云暖雨,两语难凭。怎能勾、师涓老子,證个分明。
酒人哉,匕首荆卿。宋意悲歌,高渐沾缨。应徵飞霜,倚天雌霓,长河倒泻珠绳。
葡萄尚暖,蝴蝶犹萦。陡被杜宇啼醒。道不如归去,归去来兮,任汝纵横。
鱼为洞庭清乐,凤为苏门长啸,飞跃争听。何须借、天公两耳,枉施瑶京。
不用将云寄隐君,隐君山自有閒云。云边若遇陶弘景,莫遣高歌世上闻。
韶阳几载行无事,九郡如公真卓异。手种筼筜翠映空,鸾凰欲为神君至。
琅玕截取作清箫,吹出元音满紫霄。冉冉重华仙驭降,纷纷韶石彩云朝。
九成台畔行春早,甘雨随车禾麦好。孝慈更使竹多孙,六县讴歌慰尊老。
朱轓露冕下佗城,贵倨应深捉吐情。有道岂须姝子告,多文犹恐使君轻。
素袜凌波绿锦裳,参差玉佩夜微凉。清芬已在瑶池上,况是新承雨露香。
无字之碑谁帝虎,无弦之琴谁宫羽。角尖不挂羚羊痕,随意天花散春雨。
我公昔浮不沙湖,湖上突出孤山孤。补山未了公南返,螺髻修眉半有无。
下士之见不越咫,谓公勤勤补山耳。支祈平吞江南之云江北梦,息壤欲堙何处起。
公笑捲山山为藏,青苍缩入柳杯里。折脚铛中冰不腐,煮烂须弥将芥补。
湖南空有青莲七十二万茎,总不入公补处数。无土不现补山堂,峥嵘日月开幽荒。
飞来之峰弹指已过洞庭水,北山愚公嗟徬徨。
张郎一去,君且代郎看,双蛾解理。赠别踌躇,不忍把君分碎。
问容颜、君独知憔悴。受多磨,与君无异。广寒三五,嫦娥愁向,却元自己。
晴空里,似丹青点缀。个中小小,洞天深处。背地沉迷,形影都无据。
怜君自为分明累,贮尽了、汉宫人泪。架罢妆残,瞥然收却,远山横翠。
程氏有烈女,自名为笋姑。六岁诵论语,七岁奉盘盂。
八岁工织缣,九岁绣罗襦。十岁慈母病,甘饿其体肤。
三日常不饭,羹药办中厨。笋姑年十七,未常里门趋。
趋趋户庭间,亦不踰门睮。其岁为戊申,其月为辰娵。
野鸟守房舍,暴客执矛殳。公然纵白刃,获金而索珠。
阿母病床褥,女不忍驰驱。宁死于母旁,慷慨行捐躯。
暴客挥火茅,延烧乎室隅。救火抵母难,身与白刃俱。
毁生存大义,气绝在须臾。观者如堵墙,股栗泪填衢。
行者久伫立,叹息烈女殊。老者哭纸钱,焚致乎修途。
幼者馈巾帛,村村桑叶枯。媒妁向婿言,此罪谁当诛。
程氏筮十日,不久当归夫。岂知中道崩,使君委罗敷。
何以拜姑嫜,姑嫜泣乌乌。命子各成礼,长恸恨穿窬。
衔悲收汝骨,归葬乎上都。
老向纬编穷理惯,秋来小圃种花忙。一床书卷一丛菊,静对萧斋发古香。
岩岩居庸关,左挟飞仙居。苍茫四山合,石径穿盘纡。
人家稍相接,林木何森敷。觚棱生晓烟,玄风凌紫虚。
念彼羽流集,岂与世俗俱。溪流转云碾,馀润分园蔬。
钟磬荅空谷,斋供荐芳腴。穹碑纪宗传,道一教乃殊。
素餐贵崇本,卒岁事耕锄。渔父在何许?空有桃花株。
坐惭秉文干,尸禄常旷迂。日暮陟层巅,丹霞成长裾。
遥睇空中云,超然能卷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