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并注疏,越中出最早。后则蜀有之,沿革例了了。
今均无见者,款式讵司晓。惟建附释音,三山别离造。
黄唐跋《左传》,其语足参考。流传为十行,一线独绵藐。
胜国在南雍,修多元渐少。递变闽监毛,每次加潦草。
年来几同人,深欲白丑好。谓此已仅存,究遗乃当抱。
寓公得陈髯,志力两夭矫。尽收十一种,鸡蹠食庶饱。
閟时玉蕴椟,开处签飞漂。题咏遍名流,善颂子孙保。
阿谁负大力,悉举重梨枣。海内家一编,落叶将毋扫。
惜哉西湖局,雅志败群小。苦争自痴绝,未障狂澜倒。
眼前散云烟,隙里驰騕袅。抚函三叹息,冉冉吾其老。
痴坐林间类守株,一年春事已无馀。直须九曲添清涨,洒扫棕亭进一盂。
照海红光烛四围,弥天白雨挟龙飞。才惊警枕钟声到,已报驰车救火归。
数点寒铓,入眼离离土花碧。是咸阳王者,神兵亲铸,沉沙千载,耕夫重得。
黯黮黄金色,试磨洗、犹堪穿石。笑平原、计误冯亭,围合邯郸几轻掷。
暗想当年,武安初将,疾声撼赵壁。早沙虫猿鹤,一军都化,粘云衰草,战场如昔。
鬼哭西风里,最惨澹、天阴月黑。乍摩挲,线齿银阑,怕带青磷迹。
如君自是急难材,牛斗光芒未烛台。何以家为人咄咄,维其时矣诏来来。
临湖尽去封侯橘,度地先栽调鼎梅。恶语流传真引玉,满怀明月向人开。
五月分衣节,三军受甲时。莫教麟阁将,频发羽林儿。
扬州城上乌,傍晚城楼歇。蔽日飞哑哑,天光乍明灭。
扬州极盛推前朝,珠帘画阁闻吹箫。香尘细碾朝复暮,平山迤逦连红桥。
一夜神兵渡淮水,炮声震动无坚垒。血溅孤臣旧战衣,降旗不见城头起。
雨湿沙青鬼昼哭,至少丰草埋遗镞。饥乌不识太平年,犹想城头啄人肉。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